粕稗聊歷史2019-09-14 15:02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昏庸無道迫害人間,百姓苦不堪言,天下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勢要推翻隋朝統治,太原太守李淵趁勢而起,在二兒子李世民的幫助下成功登上皇位,但是由于李淵年事已高再加上常年征戰,奔波勞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這時李世民,趁機奪取皇位,建立大唐盛世,但是歷史上另一位皇帝朱元璋,卻沒有出現被奪位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熟悉隋唐歷史的人都知道,李淵打拼江山的將領大部分都是瓦崗山舊將,而瓦崗山舊將又是由二兒子李世民收編回來的,再加上在以往戰事中李世民展示出了足夠強的領導能力和博大的胸懷,在軍中建立了足夠的威信,但是李淵立李建成為太子不能服眾,再加上軍中得力干將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手下,所以李世民順勢就要挾父親交出皇位,再加上李建成等人常年毫無作為,根本沒有阻攔能力。
李淵由于當皇帝時年齡已高,自己想多做幾天皇位就沒有過早的建立太子人選,按照傳統應該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但是二兒子李世民功勞過大,這時李淵猶豫不決,外面也議論紛紛,當他宣布立李建成為太子的時候自己身體條件已經不行了,沒有太多時間了留給李建成整頓勢力擴充自己影響力了,再加上當時軍中大部分得力干將都在李世民身邊效力,這給了李世民有足夠的機會和實力去爭奪皇位。
而太祖朱元璋則不一樣,朱元璋本身就是貧窮人家,草莽出身,做事心狠手辣,毫不猶豫,這從朱元璋坐穩皇位后當年跟著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所以兒子朱棣比較畏懼朱元璋的行事風格,不敢在朱元璋面前造次,更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再加上朱元璋本來就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他在一開始就早早確立的太子的人選,使朱棣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當皇帝。 再加上朱元璋一直在鞭策兒子,給他準備了很多良好的資源,向偏某一個人。
李淵與朱元璋的差距就在,李淵性格比較猶豫,不像朱元璋那樣果斷決絕,而李淵在當上皇帝以前生活就比較優越,不像朱元璋是吃苦吃過苦的人,知道好東西的誘惑力, 所以一開始朱元璋就在防止兒子篡位這種事情發生,而李淵則對兒子之間的矛盾不加理睬,再加上他沒有順應當時的大勢立實力較強和功勞較大的李世民為太子,所以說,李淵被篡位是必然的。
分享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