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星座秘密今天11:35
五胡亂華之初,即公元311年,爆發了永嘉之亂,匈奴政權前趙劉聰皇帝,殺十萬晉軍于苦縣寧平城,并伏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委派大將呼延晏率兵進攻洛陽,殲敵三萬余人,六月,洛陽攻陷,俘獲晉懷帝,殺太子司馬詮等人,史稱“永嘉之亂” 至此,黑暗而漫長的五胡亂華開始了。
大圖模式 大量人口為躲避戰亂南遷長江中下游,史稱“衣冠南渡”,從此以后,中國的經濟重心便逐漸南移,長江中下游也逐漸成為了中國的經濟中心。
大圖模式 五胡亂華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中原大地上政權割據。各族紛紛自立為王,很多胡人因為生性野蠻,甚至時常發生人吃人的事件。漢民族幾近滅絕,大量人口被屠殺。但導致這一結果的五胡 究竟是哪五胡呢,他們的結局又是怎樣呢。下面我們就看一看。
大圖模式 據北魏史官崔鴻編纂的《十六國春秋》 記載,五胡亂華時期,大致有十六個獨立的國家建立過政權,而這十六個國家又分屬五族,故史稱五胡。指 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
1.匈奴。秦漢之際便雄踞大漠,對中原一直是虎視眈眈,從春秋戰國時被李牧大敗于趙,到秦朝時蒙恬北擊匈奴,又到西漢時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驅逐至漠北直至其分裂。可以說,匈奴曾經是一個無比強大的部族。五胡十六國時期更是先后建立了匈奴漢,前趙,大夏等政權,可以說是稱霸一時,但在隋朝再一次統一中國之后,匈奴便逐漸消聲滅跡了,在史書中僅以“嵇胡” 稱,活動范圍只在今陜北,山西一帶,至唐朝,官方史料便幾乎沒有了記載。但到后來,由于和其他部族的戰爭,天災,以及領土的縮減。匈奴人或者被漢族同化,或者被其他部族融合,最終走向了消失,取而代之稱霸草原的則變成了突厥人。
大圖模式 2.羯。曾建立后趙政權,猖獗一時,而且十分兇狠殘暴。據記載,羯人作戰時常不帶糧草,掠奪漢族女子作為軍糧,并稱其為“雙腳羊”,晚上奸淫,白天宰殺烹食,和漢族結下了深仇大恨,但隨著政權瓦解,國家分裂,在經歷了長年的內戰和與冉魏的對戰之后,具有鮮明歐洲人面孔的羯人漸漸消失,最終被其他民族同化。
大圖模式 3. 鮮卑。是繼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又一個部族,起源于東胡族,秦漢之際,曾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打敗,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部族的名字也從此確定下來。由于部族弱小,長期為匈奴奴役,直到公元一世紀末,東漢將北匈奴打敗,使之被迫遷往中亞,鮮卑才趁機占據了蒙古高原。五胡亂華時期先后建立了燕國,北魏等政權,以至于后期崛起的北周宇文家族。可以說曾經中國的北方都是鮮卑人的天下。但畢竟他們只是投機者,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傳統,迅速走向了滅亡。鮮卑后期,一支走向土谷渾和河套地區,與當地羌人融合,逐漸羌化,比如后來建立西夏的黨項人,另一支融入中原,被漢人同化。
大圖模式 4.氐。建立過有名的前秦政權,比較有名的人物就是苻堅了,他統治前秦時期,兵力曾一度超過東晉數倍,但是他剛愎自用,傾全國之兵,號稱87萬,大舉入侵東晉,險些統一了中國,但在淝水之戰中慘敗,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滅亡。但由于前秦政權內部漢化程度較高,亡國后的氐人很多也走向了中原,選擇融入漢族。
大圖模式 5.羌。相傳5000年前,蚩尤大戰黃帝,蚩尤戰敗后,炎黃二族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族,但炎帝的少部分族人西遷,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五胡亂華時期,建立后秦政權,但很快被南朝宋國皇帝劉裕所滅。但其部族并未消失,后期一部分并入吐蕃,一部分并入黨項。最后逐漸分散到各地,唯有岷江上游地區的羌族延續至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