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史書上并沒有五虎上將的明確記載,尤其是在研究三國歷史的重要文獻《三國志》中沒有記載五虎上將的說法,關張馬黃趙合稱“五虎上將”的說法最早是在《三國志平話》一書中。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同一時期這5人的官職也相差很大,比如趙云長期是偏將軍,而馬超在蜀漢建立后已經拜了驃騎將軍,所以也很難并列。
大圖模式 但是從某種意義來說,五虎上將作為一個統稱還是有一定價值的,至少在普及三國歷史文化上就起到了作用。歷史上真實的五虎上將雖然戰斗的區域、戰績不同,但是對于缺乏良將的蜀漢來說,這五人一直從劉備發跡到建立蜀漢政權,參加過幾乎所有重要的戰役,這是毋庸置疑的。世人也常常拿曹魏的“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做對比,那么到底誰的戰斗力比較強呢?
大圖模式 其實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之間多有交手,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大規模戰爭,往往又要考慮是否獨立指揮、后勤、兵力等等一系列原因,所以以下戰績也就僅供一個參考罷。先說世人敬仰的關羽,關羽前期都是小勝,大的勝利就是斬了顏良、文丑,協助劉備拿下了荊州,但是樂進、文聘、李通、滿寵等人均有擊敗關羽的記錄。尤其是樂進,在有歷史記載的和關羽的三次戰斗中,有兩次都勝過關羽,史書記載“后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至少從單挑的實力上來說,兩者不相伯仲。另外擊敗過關羽的還有五子良將中徐晃,徐晃擊敗了巔峰時期的關羽,解了樊城之圍。
大圖模式 在說張飛,張飛和其他五子良將的交集比較少,最主要的戰績還是平定荊州,入蜀作戰時期在巴西大勝并且擊敗張郃,要知道張郃此人在曹魏可是智將,張飛能擊敗此人,足見張飛絕對傳統印象中五大三粗的形象,粗中有細絕對不是說說而已,其實力不亞于關羽,只可惜死得太早,不然北伐這位三將軍還有高光時刻。
馬超在五虎上將中屬于外來派,來的也比較晚,之前的戰績主要是潼關偷襲曹操,但是能把一副好牌打成這樣,足見馬超是有勇無謀。不過馬超最大的優勢是在西涼的人脈以及和少數民族的關系,曾多次在漢中調動這些人馬幫助劉備抵御曹操,這大概也是劉備看中馬超的一點,即便是馬超死后,諸葛亮還在利用馬氏家族在西涼的人脈為北伐做準備。
大圖模式 黃忠也是在荊州才開始跟隨劉備,雖然他從軍很早,初平3年就是中郎將,但是荊州集團中屬于不得志的類型,這大概是后來反水跟著劉備的一個原因。單純從黃忠的戰爭功績來看還是很風光的,跟著劉備后就攻占了荊州,而后又占領了蜀地,這都是功勞,接著又平定漢中,斬殺大將夏侯淵奠定了漢中戰役的全勝,可以說軍事生涯非常亮眼。
最后在說說趙云,其實趙云長期是擔任劉備的警衛團長的職責,所以參加對外作戰的時間反而不多,但是你想想警衛團長是做貼身保護,重不重要?何況趙云還擔任過牙門將軍,在近前還能參贊一下出謀劃策,所以趙云雖然沒有打大仗的功績,但是至少在劉備心中還是有位置的。小的戰役上在漢中也玩過空城計,也算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將領,就是發揮的機會少了一點。
大圖模式 其實縱觀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的之間的功績,雙方有所交戰的地方主要在漢中和荊州部分,黃忠斬夏侯惇,張飛敗張郃,關羽擊敗于禁,但是自己也多次被擊敗,還被徐晃逼到絕路,算是互有勝負。但是在這兩個戰場之外,五子良將在跟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還立下了不少功勞,比如徐晃一人就參加了徐州之戰、官渡之戰、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戰;張遼更是斬殺了莫頓單于,將北方匈奴精銳直接打殘,合肥之戰擊敗孫權大軍,徹底瓦解了“東吳版”的北伐。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五子良將經歷的戰爭次數,慘烈程度是要超過五虎上將的,而且就民間人氣來說,張遼、張郃、徐晃等人的名氣也是不亞于五虎上將的。
在你心中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誰的戰斗力更強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