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談歷史今天12:02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天下,至沙丘時病重,急詔扶蘇回咸陽治喪繼位,遺詔沒發出,始皇駕崩。趙高和丞相李斯等篡改遺詔,擁立胡亥為帝, 并矯詔賜死扶蘇。即是說,按秦始皇的意思,秦二世本當是扶蘇才是。那么,如果扶蘇為帝,是否能延續秦國統治呢?
大圖模式 扶蘇者,香草佳木也。秦始皇對扶蘇的態度一直頗為矛盾,一方面,他十分看重扶蘇的賢名才能,同時也寄予了厚望;另一方面,秦始皇又時常因扶蘇與自身治國理念的沖突而不滿。秦始皇生于亂世,以武力平定天下,歷來推崇法家治國理念,一統天下后也以嚴刑峻法治國。而扶蘇則喜“儒術”,主張仁政,輕徭薄賦。為此,父子二人時常激烈沖突。
大圖模式 然而,作為一代雄主,秦始皇終究是理性的,他知道秦國的未來需要扶蘇。借著扶蘇勸諫坑殺術士一事,秦始皇把扶蘇發配去監督蒙恬修筑長城。當時的蒙恬掌握著秦國強大的長城軍團,長期駐守上郡,威震華夏匈奴。秦皇令扶蘇往長城,名為發配,實則為鍛煉鍍金。蒙氏兄弟的支持無疑將使扶蘇得到強大的政治及軍事資本。
大圖模式 扶蘇與秦始皇治國理念大相徑庭。如若扶蘇稱帝,必然大改秦政。始皇治政嚴苛,“天下苦秦久矣”。扶蘇繼位即能以溫和手段安撫民心。沒了“暴政”,之后秦末的農民起義自然也就沒有了群眾基礎,事實上,陳勝、吳廣起義時就是借用的扶蘇的“仁名”。百姓不知扶蘇死,聽聞扶蘇名號而云集響應。
不過,扶蘇的性格顯然也有缺陷,接到矯詔,不進行確認,不聽蒙恬建議,竟然就急急自盡。說句不得理的,就算是真詔,憑借著扶蘇的仁名和蒙恬的大軍支持,勝負尚未可知。實在是可惜,或許這正是扶蘇吧。
大圖模式 得民心者得天下。筆者認為,如扶蘇為二世,即便未能開拓圖進,延續秦囯統治的可能性依然相當大。如秦始皇所說“千世萬世”自是奢望,但若能使仁政延續,秦國延存幾代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