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7:42
一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北伐曹魏成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件。在諸葛亮北伐魏國的過程中,缺糧成為其最終退軍的重要原因。在不少朋友看來,如果諸葛亮沒有缺少糧食的話,很可能擊敗司馬懿,也即擴大北伐曹魏的戰果。不過,和諸葛亮北伐魏國相對應的是,劉備在攻打東吳,也即夷陵之戰的過程中卻不缺少糧食供應。那么,問題來了,劉備攻打東吳一年不缺糧,諸葛亮為何伐魏百日便缺糧?
三
大圖模式 首先,在筆者看來,運輸方式的不同,是造成諸葛亮缺糧,而劉備不缺糧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對于諸葛亮來說,北伐曹魏要經過“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在運輸上只能借助于馬車等工具,并且要走很多陸路,雖然有人說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馬”,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木牛流馬”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就劉備來說,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后要出兵伐吳,其進攻的是蜀漢東邊的東吳,在糧食運送上,可以借助于長江等河流進行船運。
大圖模式 二
簡而言之,劉備伐吳,是順江而下,糧草可以用船走水運。而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糧草全都是陸運,靠人推馬拉。由此,劉備攻打東吳時,糧食運送是非常輕松的。但是,就諸葛亮來說,糧食供應則是非常艱難的。其次,在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是諸葛亮來負責糧食運送等后勤事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看來,諸葛亮的可以類比蕭何、張良等人才,也即在后勤事務上,諸葛亮本來就非常具有優勢。在諸葛亮的調度下,劉備伐吳的糧草可以高效地運送。
大圖模式 但是,在劉備去世后,也即諸葛亮進攻魏國的時候,則是李嚴負責糧草等后勤。眾所周知,在蜀漢內部,諸葛亮和李嚴分屬不同的派系。對于劉備來說,托孤李嚴和諸葛亮,也是希望達到平衡的效果。就諸葛亮和李嚴來說,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別是在北伐魏國等戰略上,李嚴和諸葛亮持有不同的意見。而這,很可能促使李嚴不會全心盡力的做好北伐糧草的籌集、運送工作。所以,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劉備攻打東吳一年不缺糧,諸葛亮伐魏百日便缺糧的一個原因。
大圖模式 四
最后,對于蜀漢來說,糧食主要來自于成都平原地區。就劉備伐吳來說,相對的靠近成都平原地區,尤其是水路船運的話,實際的糧食運送時間要明顯短于陸路運輸的。而就諸葛亮來說,北伐曹魏所至的祁山,已經到達今甘肅省一帶了。換而言之,諸葛亮和司馬懿作戰的地方,可謂遠離成都平原地區,也即遠離糧食的產地,加上陸路運輸的效率較低,最終導致劉備伐吳長期不缺少糧食,諸葛亮卻被糧食供給問題所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