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3月,李自成大軍攻入北京城,崇禎帝于煤山自縊,同年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1662年,南明政權最后一位皇帝永歷被殺,南明政權宣告覆滅。
大圖模式 誰來為此負責任呢?亡國之君朱由檢首當其沖,作為王朝終結者,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可否認,崇禎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缺乏政治敏感度,不懂得權力制衡,刻薄寡恩,生性多疑。
大圖模式 他即位之初就自斷臂膀,清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失去了制衡文人集團的利器。從此東林黨一手遮天,沆瀣一氣,氣焰之囂張為歷代之最。皇帝政令出不得內宮,處處掣肘。錦衣衛淪為文官耳目,不在是皇帝鷹犬。
大圖模式 但是,他也是一位勤政的皇帝,比起開國之初的永樂、仁宣來不遑多讓。在位17年,勤勤兢兢,一心為大明國庫創收。奈何正值王朝末期,氣數已盡,體制臃腫,貪腐成風,土地兼并,內有宗藩,外有邊防,國庫入不敷出。
大圖模式 滿清年年寇邊,崇禎不得不加收剿餉和遼餉。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收稅,農民起義就越頻繁,巨額遼餉則是落入士紳集團和邊軍將領的腰包。這樣的局面,即便是洪武在世也無可奈何吧。
大明并非亡于流賊,而是亡于體制。
大圖模式 朱元璋首創衛所制,本意是想讓軍隊可以自給自足,軍戶戰時為兵,農時為民。可惜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經,軍官強占軍戶妻女,侵吞土地,克扣軍餉,導致軍心渙散,戰力低下。
朱元璋痛恨貪官,但又不得不依靠他們治理天下。于是洪武一拍腦袋想了一個絕招——低薪養廉。大明官員的俸祿是歷史上最低的,甚至都無法維持溫飽。以縣令為例,堂堂七品縣令月收入僅相當于人民幣955元。所以,明朝的貪腐率是歷史上最高的。
大圖模式 官員貪腐,軍隊戰斗力低下,再加上明末正值小冰河時期,旱澇無常,糧食減產。大明雖然人口眾多,但是與滿清和流賊雙線作戰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大明輸的不冤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