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晉·成大圣
主播:曲萍
小編:小鹿
《驚世不倫戀》(上篇)
——漫話紅顏之玉環
“峨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今天向諸君推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尊為玄宗貴妃,久享“羞花”美譽。
1.身不由己
楊玉環,號“太真”,宮廷音樂家、舞蹈家,籍貫并州郡河東(今山西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于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陽歷6月22日)出生于宦門世家,十歲許,父親去世,她被寄養于洛陽的三叔家,受到良好的教育,性格溫婉,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并善彈琵琶。因參加婚宴的機緣,壽王李瑁一見鐘情,16歲的玉環隨即被冊立為王妃,婚后與壽王形影相伴,育有二子,十分恩愛。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受寵的武惠妃病逝,唐玄宗傷心不已,郁郁寡歡,后宮數千佳麗竟無可意者。而第十八皇子李瑁及王妃前來慰問,讓玄宗十分意外,對體態豐腴的兒媳一見傾心,幾乎失態。事后,深諳帝王心思的太監建議: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打起了兒媳的主意。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21歲的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道觀設在皇宮南苑。
2. 華麗轉身
歷經五年清修,掩人耳目,消彌非議。期間少不了皇上殷勤探視,無微不至的關懷,于天寶四載(公元745年),在為壽王瑁迎娶新妃后,遂立玉環為皇貴妃,儀同皇后(后位空缺)。
楊玉環身材豐滿,姿容秀麗,性情溫婉,寵冠后宮。《古今宮闈秘記》唐玄宗曾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三千寵愛集于一身:春寒賜浴華清池,暑熱飛遞鮮荔枝。玄宗親制霓裳曲,貴妃羽舞歌不息。早朝國事皆拋后,盡日君王看不足。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愛屋及烏的緣故吧,玄宗把玉環的三個姐姐均冊封為國家級夫人,專享食邑。連近乎無賴的堂兄也賜予新名楊國忠,成為朝廷重臣,后升國務總理。楊家權勢日隆,朝野側目。讀讀詩圣杜甫的《麗人行》便略知一二。
玉環的美貌,有目共睹。有一次,貴妃散步游園,不小心觸碰到含羞草,植物的花葉本能收縮,增添了觀賞趣味。眾人見得,皆為驚呼,貴妃之美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于是享有了“羞花”的美譽。
玄宗疼愛有加,親譜《霓裳羽衣曲》為貴妃伴舞,并賜以金釵鈿合,親自插在玉環的鬢發上。時常賜宴群臣,觀賞助興,并敕詩仙李白擬詞贊美:
清平調·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頭山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真是: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得寵之甚,無以復加。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但時間一久,難免膩歪。有一天,玄宗與玉環相約百花亭御宴,飲酒賞花,楊貴妃久等不至,忽報皇上臨幸江妃宮,玉環
心生嫉妒,懊惱不已,借酒澆愁,春情頓熾,與高力士等太監輕拋媚眼,放浪形骸,極盡求歡猥褻之狀,倦極回宮。這就是流傳在民間和戲曲、繪畫中的貴妃醉酒圖。
楊貴妃恃寵驕縱,曾因“妒悍不遜”的罪名先后兩次被攆出宮,回娘家自省。皆因這邊梨花帶雨,楚楚可憐;那邊食不甘味,臥不安寢。身邊的人深諳圣意,兩頭斡旋,最后以貴妃道歉、玄宗原諒,重歸于好。由于玄宗與玉環有著共同的音樂愛好,雖年齡懸殊,也算各取所需,情好日密。在有著一半鮮卑血統的開放唐朝,公爹謀娶兒媳的不倫之戀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淡化,甚至傳為佳話,詩王白居易的一曲《長恨歌》驚艷古今。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
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