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春霞
主播:蕙澤蘭香
編輯:小鹿
三口人的年
女兒二十歲了,一家三口在自己家過年的次數用一支手都可以數過來。我們夫妻不是軍人,也不在外地工作,更沒有一個去參加各省市及央視春晚,您一定想知道原因何在,請聽我慢慢道來。
自從結婚后,我們夫妻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因為雙方父母都七十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陪父母過每一個年是我們的心愿我們的幸福,我們從不錯過,不給自己留遺憾。女兒出生之前,除夕那天,一放假我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女兒出生那年的除夕,因為孩子太小,抱不出去,我們三口人在家過年。給女兒買了一個小燈籠,給她梳個沖天的小辮子,抹上紅臉蛋,給她讀過年習俗的寓言故事,在臥室客廳拉上拉花……我們倆努力營造過年氣氛,晚上放鞭炮抱著女兒在陽臺上看,又抱著她看春晚!因為她不到半歲,現在問她根本不記得剛出生的那個年了!
女兒出生后再過年就是我領著女兒回姥姥家,孩子爸爸回明水老家陪他媽。2014年母親去世的那個年,我們走不出母親去世的陰影,兄弟姐妹們都在自己家過年。怕婆婆知道我母親已去世,她倆只相差一歲,怕她“同病相憐”。女兒中考在即,而我又十二分不敢面對婆婆,看到她我會想起已故的媽媽一定會淚流滿面。于是我和女兒在自己家過年,那個年如果沒有女兒陪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能過這個年!女兒邊勸我邊列菜單,讓我按照菜譜采購一應食材,女兒做了六個菜。愛人回老家陪她媽過年!
今年,我從浙江趕回來,女兒從上海回到家鄉,原打算回明水陪九十三歲的婆婆過年。可因為疫情,農村不讓外來人進,我們兩個的單位也不支持員工到外地過年,更不允許各家聚餐,也不讓到外邊飯店吃飯,不給國家添亂,于是三口人在家一起過大年!
三口人的年要有儀式感,先是對聯,同事會寫毛筆字,我琢磨一副聯,她給寫了還送到我家,和女兒一起貼對聯。愛人單位又發了對聯,就貼到世界地圖兩邊。發的兩個燈籠,掛到陽臺,還有兩個鏤空福字,給女兒送福,我們倆也得留福!中國結就掛在一進屋的地方,天天迎福報平安!還發了一副磁力跳棋,三口人玩上幾盤。邊玩邊談起女兒小時候我們一起玩的情景。采用新跳法,我們倆顯得思維有點兒慢,沒有女兒一次跳的遠……玩完跳棋我喊著女兒一起從屋里到屋外到處看看,不規整的地方規整一下,衛生再打掃一遍,不把不快和煩惱帶到明年,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和女兒一起敷面膜,女兒又給我畫了眉毛和眼線,抹上口紅,對著鏡子一照,我也是靚妹一枚吶,歐耶!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時也像過年。為了體現年的儀式感,我們每個人都使出渾身解數,準備自己的拿手好菜。愛人就是醬,豬手雞手牛肉……我也不示弱去年和大侄子學會了蒜蓉粉絲蝦,生猛海鮮的新做法……女兒本想偷懶,說以后一定給我們倆做好吃的。“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我喊,“不等以后,就是今天”!女兒在美食臺上選,那就芋頭蒸排骨吧。“哎,這不是你高考那年我最拿手的菜嗎?”“回饋給您,看看我是不是青出于藍勝于藍!”就這樣說笑著爭著鍋,搶著盤,第一次感覺廚房的小,哈哈,擁擠中,快樂滿滿!
“問閨女喝不喝點兒紅酒”,愛人準備打開紅酒。我不會喝酒,愛人因為高血壓也不能喝酒,女兒說她應該有酒量,可自己不想喝,她要多吃雞爪,多撓錢!“對,我們倆沒有能力撓大錢了,撓錢的任務交給你了,閨女……”
飯后春晚前這段時間,我和閨女不能去外邊鍛煉,那就在跑步機上跑半小時。于是我和閨女跑步,愛人自己準備餃子餡和面。“閨女,我準備從今天起,到外邊走幾千步,回來在跑步機上跑半小時,哎,就這么定了”。心率最高144,減速停機,滿頭大汗,洗澡,把所有的污濁留給即將逝去的鼠年!
為了順暢看春晚,女兒教我用流量上熱點。她躺在我身邊,有想看的就抬頭看看,沒有就拿個手機聊天。我是一動不動,抱著電腦,一個不落的從開場舞到難忘今宵結束曲。他們倆喊我吃餃子,我說端過來兩個,就這樣他們爺倆吃完餃子不再看春晚,我自己堅持到最后,刷牙洗臉睡覺……,以最好的狀態迎接牛年!
想想今年的春節沒能陪九十三歲的婆婆過,有些遺憾。但想想什么事都有個機緣,春節其實不在幾個人過,不在與誰過或在什么地方過,只要用心用情了,年味兒就在我們身邊!平時的日子不也是這樣嗎!
作者
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