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拳》屬于少林拳系的一個流派,廣泛流傳于山東省的臨清、聊城、陽谷、高唐、德州、河北省的臨西等地,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埋伏拳》在魯西一帶為魏金章先生所傳。魏金章先生19歲起受教于河北呂伍皮i直至呂身亡。主要拳種有:六步大架(六趟)、銬錘、連環拳等。器械有:萬勝刀、春秋刀、中平槍,穿林槍、乾坤圈等等。這《埋伏拳》就是根據魏金章先生所傳,進行整理改編的。
《埋伏拳》在套路內容上編排合理,氣勢連貫,起伏轉折節奏清楚,在攻防技擊方面,較強地突出了北方學派的特點,腿法多變,回環轉折進退順暢。練《埋伏拳》要求
手、眼、身法、步協調一致,手到、眼到、步到、身到,以氣催力,力發于腰,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以一身而論,手肘為稍節,腰腹為中節,足腿為根節),出拳要求一條線,且直而不能僵,要充分發揮長一寸、強一寸的優勢。
長期堅持《埋伏拳》鍛煉,身體素質提高快,對于新陳代謝,改普提高內臟器官的功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能培養勇敢、靈敏的優良品質。
《埋伏拳》高低起伏,對比鮮明,跳躍多,表演起來樸素大方,適合于青少年及武術愛好者演練。
預備勢
·`兩腳并步站立,兩手五指并攏直臂貼靠兩腿外側(圖1)。
注: '1.插圖面對方.向(前面)為南。右側為西,左側為東,背后為北。
2.實線表示右手和左腳下一個動作的路線,虛線表示左手和右腳下一個動作的路線。
第一段
一、并步插掌
兩腳不動,兩掌同時從腰間插出。與肩同高同寬,目視前方(圖2)。
二、弧形抱拳
兩腳不出。兩掌收回并經兩側擺至體前成弧形,兩掌同時變拳,略提于腰。目視前方(圖8)。
三、雙打菡
①兩拳收子腰間(圖4)。
②并同時向左右打出,拳與肩同高,拳眼朝上,頭向左轉(圖5)。
四、弓步劈掌
兩拳翻變為掌。右掌成八字掌向上向左前直劈,略低于肩,左掌收至腰間,同時左腿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眼看右掌(圖6 )。
五、弓步沖拳
①左腿提膝。左掌從右八字掌中穿出(圖7)。
②右掌變拳屈肘收于左腰側。右掌變拳收于腰間然后沖出,左腿落地成左弓步,眼看右拳(圖8 )。
六、彈踢沖拳
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于右腰側,左拳隨即從左腰側向前平直沖出,拳心朝下,在左拳沖出的同時,右腳向前水平彈踢,腳背繃直,腳尖朝前,苔看左拳(圖9 ) 。
七、弓步沖拳右腳向后落回,并迅速蹬直,左腿屈膝成弓步。左拳收至腰側,右拳向前平直沖出,拳心朝下,眼看右拳(圖10)。
八、-提膝乎擺掌兩拳變掌,
左拳從右肘內穿出并平擺至左側。同時右掌從體前平擺至右側,兩掌心朝上,提起左膝,眼平視(圖11)。
九、蹲步亮蒙
體向右轉,左腳下落在右腳內側,-兩腿屈膝下蹲。右腳全腳掌著地,左腳前腳舉肴地。左掌變鉤手位于身后,右掌擺至頭前上方,頭向左轉(圖12)
十、擊步抄掌
兩腿起工,左腳魂地向前跳起,懸空時右腳即向左腳擊碰,左鉤手不變,右掌從右到體前向左上抄起,眼看右掌(圖13》.
十一、大躍步接仆步雙擺掌
①兩腳落地后,右腿屈膝向前提起,左腿立即猛力蹬地向前躍出,兩手變掌,兩臂向前向上劃弧擺起,眼看左掌(圖14)。
②右:腿落地全蹲,左腿隨即向前鏟·出成仆步,右臂擺平,掌立起,左掌由上向'下劃弧成立掌于右胸前;眼看右掌(圖15)。
十二、弓步架沖拳
兩腿起立后原地變成左弓步。同時左掌由體前向上架起,右掌變拳向前沖出《面向東南〉眼看右拳(圖16) 。
十三、彈踢撩擎
·右拳收至右腰側,右掌收于左腰側后向前撩出,掌心朝上,右腳向前水平彈踢,腳背繃直,腳尖朝前,眼看腳尖(圖17)。
十四、虛步架打”右腳落于左腳右前方成右虛步,右拳從腰間沖出,左掌從前擺至頭上方,眼看右拳(圖18)。
十六、側踹腿
兩腿起立,上體不動,左腳向左上方側踹(圖20)
+七、翻身砸學
左腳向右腳左側落地,右腳離地,體南后車專13o壁后落腳,兩掌變拳,左拳收于腰間,右拳從左下向上,向右下砸,拳心朝上,眼看右拳(圖21)。
十八、仆步沖拳
左腳向右上步成左仆步,右拳收于右腰側,左拳順左腿方向沖出,眼看左拳(圖22)。
十九、翻身砸拳
左腳提起,往右后落下,體向左轉180度(面朝北)。左拳從下向上向左下砸,拳心朝上,眼看左拳(圖23)。
二十、下蹲勾手.
右腳提起落在左腳內側,右腳前腳掌著地,同時,左拳變掌擺至體前右肩處。肘抬平,右拳變鉤手從下向止向前向下擺至右腳旁,眼看右手(圖24)
二十一、弓步前抓
右腳向右方上步成右弓步,同時右鉤手變掌向前向右旋轉抓出(圖25)。左腳繼續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左掌向前向左旋轉抓出(圖26)。
二+二、轉身前掃
1.上體右轉成側身。右掌擺至身后(圖27) 。: '
2.重心左移。左腿彎屈,右腿伸直,右掌外旋,使掌心朝上并向上,向左經臉前屈時落于胸前;左掌向左、向下,向右屈肘并向右臂上方穿出.目視兩掌(圖28)。
3.右掌向右后方勾掛成反臂鉤手;左掌上舉橫架于頭部左上方,上體向左側斜傾:左腿全蹲,左腳跟提起,右腿伸直,用腳內側著地并前掃-周半(圖29),
二十三、騰空飛腳
①當右腳前掃一周半面向東方時,上體起立,兩腳稍屈(圖30)。
②左腿前擺,右腿蹬地縱起(在空中兩腿彎曲〉,同時左鉤手變掌由身后向前,向上擺起,并用掌背迎擊左掌心(圖31)
十四、提膝穿手亮掌
①左腳落地(圖33)
②上體左轉,右腳在右側落地(圖34)。
③右臂外旋從上經左肩前屈肘下降。,落于左腋近側,掌心朝上,同時左掌從左側向下屈肘經右臂里面向上穿出,掌心朝右,眼看右掌(圖35).
④右掌繼續向下、向右、向上直臂弧形繞行,至頭頂時屈腕成橫掌,屈肘橫架,掌心朝前,左掌相應地從上向左、向下,向身后直臂弧形鱗行,至身后時五指捏攏屈腕成鉤手,反臂斜舉,鉤尖朝上;在上肢動作的同時,左腿屈膝在身前提起,腿背繃直,腳尖朝下,右腿伸直站立。眼隨右掌,當右掌成橫掌時,轉臉向左側平說(圖36)。
第二段
二十五、插步雙擺學
①左腳落地后,體向左轉(面朝南),左鉤手變掌與右掌同時向下經暖前向左擺掌,左掌心朝前,掌指朝左上,右臂稍屈,掌心朝里,掌指朝左上方向時重心左移;左腿支撐,右腿提起屈膝扣在左小腿后方﹔目視左掌(圖37)。
②右腿向右橫跨一步,重心右移;左腿由身后向右側插步,腳尖著地;左腿蹬直,右腿稍屈,同時兩掌由左向上經頭前向右直臂雙擺掌掌指朝上,右掌心朝北,左臂稍屈y .自視右掌(圖38)。
②左腳蹬離地面向上擺起,身體倒立空中(圖43)。
二十九、弓步架推掌
①右腳先落地(圖44)。
第三段
三十、仆步擒臂拍掌
①兩腳位置不動,右掌直臂向右掄劈,左掌收至右腋下,左臂向下左掄劈右腿屈膝成右弓步,眼看右掌方向(圖46).
②上動不停,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成仆步﹔左臂從上向前掄臂-圈停在后斜上方,右臂向下向身后掄臂一圈擊響右腳內側地面成仆步,眼看右掌〈圖47>。
三十一、弓步叉掌
①右腳提起,左右掌在胸前交叉(圖48)。
②右腳向前落成右弓步,同時兩掌向前推出,眼看前方·(圖49)。
拳(圖51)
:三十四、弓步沖拳
兩腿不動,右拳收于腰右側,左掌變拳向前沖出,眼看左拳(圖52)。
三十五、叉步亮掌
上體右轉,兩腿屈膝下蹲成叉步,同時,左掌向身前屈肘、向下向身后反臂斜舉,至身后時五指捏攏成鉤手,鉤尖朝上,右掌隨即向上屈肘,屈腕成橫掌,橫架于頭部上方,掌心朝前,眼向身體左側平視(圖53)。
三十六、還腿側踹
①上體不動,左腳離地經身體左側擺起,向身前跨腿里纏,上身右轉,右腿伸直站立,眼向左側·平視(圖54)。
②左腳向左側用力喘出,上身稍向右側傾斜,眼看-左腳(圖55)。
三十七、后撩腿
左腳向身前落步,體向右轉〈面朝西),左鉤手變掌向前上方直臂挑起,右臂由前向下,向后撩掌,掌心朝左,.同時左腿伸直支撐:右艇用力向后上撩腿,挺胸.塌腰,抬頭,身體稍向右轉(圖56)。
三十八、前踢腿
①右腳在身!后落地,左腳稍屈﹔右掌由身后向下、向前劃弧繞環上擺,掌心朝左,左掌由身前向下垂于身后,掌心朝右(圖57)。
②右腳前掌和右腳跟碾地,上體向右轉180度(面朝東)﹔右掌同時上舉,轉身后從身前向下繞環轉動置于身后﹔左掌在轉身后從身后上舉(圖58)。
③右腳踏實,左腳向額前踢起,腳尖上翹,左膝伸直,站立不動;同時右掌繼續向后,向上繞環亮掌于頭上,左掌隨之繼續向前、向下、向身后繞環成反臂鉤手;目視前方(圖59)。
十九、穿掌擊步右箭彈
上體右轉,面對東南,左腳隨之在左則下落,腳尖著地左鉤手變掌。
右腳向左腳后插步,右掌同時收于腰右側,.掌心朝上,左掌出身后悶上舉起,掌心翰右(圖61) ,
3.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左掌向前,向下落于右臂腋下,掌指朝右上,右掌經左手上面向右上方直臂穿出,掌心朝左上方(圖62)。
4.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向左伸直平仆,.左掌同時由右肩處向下沿左腿前向左穿掌(圖63).。.
⑤重心前移,右腿向后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左掌向前撩起成側立掌﹔右掌稍下。
⑧右腳隨之向前一步,右掌由身后向“下,向前撩掌,與腰向高;左掌由身前向上,向身后劃弧,與肩同起(圖67)
⑩右腿蹬地縱起,在空中左腿屈膝提高,右腿向前彈出,同時右掌向身后擺掌,掌心朝右,掌指朝上,高于頭部,左掌向前撩掌,掌心朝右,目視前方(圖69)。
四十、弓步上架推掌
①左腳落地,右腳在左腳前落地,右掌屈肘抱于腰側,掌心朝上,左掌稍向上舉.(圖70)。' ·
·②左腳上步屈膝成左弓步,右掌舉至頭上方,掌朝上架起,左掌收于腰左側后向前推出,學指朝上,眼看推掌方向〈圖71)。
第四段
四十一、擊響外擺腿
左腿起立蹬直,右腿從下向左、向上、向.右擺起,右腿伸直,腳面繃平,左右掌在面前依次擊拍右腳面(圖72)。·.
四十二、虛步撩掌
右腳向右下方落'地后屈膝,左腳向前財網上步,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右掌由前向上向后劃弧成鉤手,左掌由后向下向前挑起成立掌,指尖與眼平,目視左掌(圖73)。.
十三、高虛步上沖拳
①兩腿起立蹬窟,左掌向上前方舉起,掌心向右,右鉤手變拳在左掌上舉的闊時向下擺動,上睦微向右轉,目隨左擎(圖74)。
②左掌向右,向下經面前屈肘收于左胸前,拇抬一側貼胸,掌指朝上;同時右臂微內旋,屋肘貼身向上沖拳,拳心朝左前方,在右拳上沖的同時,重心右移,左腳收于身前,腳尖虛點地面忒高虛步,頭部左轉,目隨左掌轉視左前方(圖75)。
四十四、上步旋風腳
1.左腳向左前方上一小步,隨后右彤向前落步、里扣。右拳從右腰側向下、向后、向上直臂弧形巍行舉起(圖76)。
2.上動不停,右拳繼續向前、向下繞行,左掌隨即從前向下向后弧形繞行,同時上身向左翻轉!圖77) 。
3.上動不停,右腳瞪地起跳,左腿向后擺起,上身繼續從左向右,向上翻轉,身體騰空(圖78)。
④在空中,.上身繼續向左旋轉,同時右腳從右向上、向額前里合橫擺,至額前時,左掌迎擊右腳腳掌〈圖79)。
四十五、馬步架打
兩腳落地后成馬步(面朝南),右拳從下向左向上,舉至頭上方架起,.左掌變學收于腰左—后向左.側沖出,拳眼朝上,目視左拳(圖80)。
四十六、虛步硼關
左腳不動,右腳向左前方上步,腳尖點地成右虛步,右掌從上向前向下,左變掌在右膝處握住右手腕(面朝東南)﹒(圖81)。
四十七、丁步架打
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屈膝﹔同時左腳抬起,廚腿落于右腳內側,左腳腳尖著地,重心落于右腿。左掌向前向上舉至頭上方架起,掌心朝上,右拳平直沖出,眼看右拳.(圖82,
四十八、.烏步沖參
①體向左轉,〈面朝西北)左腿提起,左掌從上向前向下劃弧收至左腰側,右掌亦收蔥右腰韶(圖}83)。
圖8社②左腳落下瓶左弓步,同時右學向前沖出,與肩平,掌心朝下,眼看沖拳方向(圖84)。
四:十九、彈陽沖參
右拳和右臂外旋使拳心潮上,屈肘收抱于右腰側;同時左拳從腰側向前平直沖出,拳眼朝上,左腳不動,右腳隨之向前水平擲踢,腳面繃·平,眼看左拳(圖`35>
五十、虛步架打
右腳向前.下落,腳尖點地,左腿屈膝成右虛步,同時右拳平直沖出,左學變掌向上擺至頭上方,眼看右拳(圖86)。
五十一、下爵亮汨
①左腳上步,右拳變掌向上向后繞環。左掌同時也向后問下繞還(圖87)。
上動不停,右腳上步庭膝,左腳上步屈膝落于右腳內側,腳尖點地,重心落于右腳,右掌從下向上挑起成立掌,左掌從上向后變成鉤手(圖88)。
五十二、轉身高虛步亮掌
兩腿起立,右腿后撤一步,體向右轉,左腳上步落于右腳前方(面朝南),腳尖點地成虛步,腿緡宜,重心落于右腿;右臂向下向后繞環,屈肘料腕,在頭的右上方成亮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左左臂從下向前向上抖腕成立掌,高于肩平,眼看左方(圖89) 。
收勢
一-、弓步雙穿掌
左腳向后退步成右弓步,兩掌從后向下繞臂經腰側,掌心朝上,兩掌同時向胸前穿出,眼看穿掌方向(圖90>
二、并步按掌
..①右腳向后退一步,左腿屈膝,兩掌同時向下向兩側擺臂,掌背朝后,眼看右掌(圖91)。
三、收勢
臉轉向正前方,眼乎香前方,兩掌直臂下垂,仍作立正姿勢(圖98)。
——武——術——歸——宗——
昔日少年武為尊,而今鄰里少傳人。冷落多見練武場,人少并非學子貧。
有人甘學跆拳道,喜將韓裝著于身。我輩武友勤奮起,弘傳國粹萬年春。
謝謝各位師兄關注,我們會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