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可重復回收火箭,是個里程碑式技術革新。這對于大幅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有重要意義。這個技術的成熟,會加速信息技術革命,因為,全球還有很多地方不適宜大規模鋪設光纜,也不適合大規模建設蜂窩移動,只適合應用衛星通信。這些落后地區的信息化、互聯網化,是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在試圖解決的。這會讓更多的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會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font>
來源:騰訊網
近日,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回收“獵鷹9號”一級火箭,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衛星發射到太空后,火箭成功軟著陸返回地球。該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在成功后表示,火箭回收使我們建立火星基地成為可能,為人類在火星建造城市鋪平了道路,這是未來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重要一步。
火箭著陸成功后,馬斯克在推特上說的話是:“歡迎回來,寶貝兒!”(Welcome back,baby!),“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時刻!”(It's a revolutionarymoment!)。馬斯克告訴記者:“在這之前,甚至沒有人完整地回收過一枚從太空返回的火箭助推器?!彼a充說,這次著陸非常完美,對SpaceX公司來說,是目前完成過的最完美的任務,也是公司成立以來最棒的一天。
二三十年后的火星表面,人類早期火星定居點效果圖(騰訊太空配圖)
馬斯克稱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將幫助人類走向深空,在火星這樣的星球上開拓殖民地。在發射后舉行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對記者說:“這次成功大大提高了我的信心,那就是在火星上建立城市是可行的?!比绻麤]有火箭回收技術,開拓火星在經濟上是難以承受的,而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可以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將成本降低一至兩個數量級,甚至降低100多倍。
旨在推動人類在未來二十年登陸火星的非營利性組織“火星探索(ExploreMars)”,其執行理事克里斯·卡伯里(ChrisCarberry)也為SpaceX取得的成就喝彩。他在給福克斯新聞(FoxNews.com)的郵件中寫道:“他們這一階段的著陸回收非常重要,能夠回收火箭是開發可重復使用火箭的關鍵之一,這可以明顯降低發射成本。此外,這種能力將大幅縮減人類登陸火星的成本?!?/font>
SpaceX公司此次成功獲得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在當天發射直播過程中,火箭成功著陸瞬間,直播畫面里位于加州霍桑的SpaceX公司總部,大廳內外人們瘋狂歡呼慶祝的場面傳遍了全世界,NASA也在推特上對這次回收成功表示祝賀。但在火箭回收的太空競賽中,SpaceX公司并非是唯一的一家。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與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火箭不同,前者是百分百的太空商用火箭,后者專注于亞軌道的載人太空游(騰訊太空配圖)
11月24日,由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立的藍色起源公司(BlueOrigin)宣布,新謝潑德火箭(NewShepard)在發射后成功軟著陸回收。但是這枚火箭只剛剛飛過100千米高的卡門線(大氣層與太空的分界線),達到100.4千米的高度,而“獵鷹9號”一級火箭在下降前高度接近200千米,而且飛行速度比“新謝潑德”快得多。新謝潑德火箭是將游客帶入亞軌道(高度不超過100千米),體驗微重力飛行而設計的;而獵鷹9號火箭則用于將衛星送入太空,它的飛行高度比“新謝潑德”要高的多。
馬斯克正在給全球航天工業帶來革命,目前全世界的火箭在每次發射后都因無法回收,要拋棄掉數百萬美元的精密火箭組件,包括導航控制系統、燃料儲箱和發動機等,而火箭燃料只占非常小的開支。如果一枚火箭可以重復使用,將大大降低發射成本。此前SpaceX每次發射費用約6000萬美元,其中燃料費用僅20萬美元。實現一級火箭回收技術后,發射價格有望降低一個數量級,每次僅600萬美元甚至更低。
此前,SpaceX進行了四次一級火箭回收的嘗試,但因箭體設計不合理、在海上回收情況復雜等原因沒有成功。隨后工程師們進行了完善,改進了“獵鷹9號”火箭,并將著陸面積較小、海況復雜的海上回收,改為著陸場寬大、著陸情況較簡單的陸上回收,終于獲得成功,并將11顆小型通信衛星送入600千米高的軌道。
完美降落的獵鷹9號一級火箭,已經被脫離著陸場,將送回SpaceX公司測試其狀態(騰訊太空配圖)
卡伯里稱,SpaceX與藍色起源下面要面對的巨大挑戰是不斷重復回收測試,這樣才能證明火箭是可以重復回收利用的,他認為航天私企與傳統航天企業的競爭已經開始,并會刺激出更多的創新,產生更多的公共利益。
不過在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解釋說,一旦對回收的一級火箭測試檢驗完成,這枚火箭將會留作永久紀念不再發射。馬斯克說:“我認為我們會將它(回收的一級火箭)留在地面上,因為它實在獨一無二,這是我們第一個帶回來的!”隨后他表示,SpaceX會在明年繼續執行火箭發射回收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