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講師年終派對回顧 | 與張怡筠博士一同見證,你的2020高情商關鍵詞!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不到20天。
回顧這魔幻的一年:
新冠疫情,澳洲山火,東非蝗災,油價暴跌,股市熔斷,科比去世……新聞讓人的情緒如同坐上了過山車,起起伏伏,一刻不得停。但同時,也有一群高情商的人,抓住機會,擁抱變化、覺察情緒、收獲成長……
情商講師沙龍,是【情商講師認證培訓課程】的配套服務。在這里,情商講師們操練演講的能力,分享近期的心得,見證彼此的成長和進步。12月16日,是2020年最后一場情商講師沙龍,也是年終派對。這次,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兒童情商教育指導師認證課》的優秀學員們分享收獲。
張怡筠博士親臨主持,送來圣誕禮物抽獎,見證學員們的高情商蛻變!劉娟娟老師,既是十分優秀的情商講師,也是第1期認證課的課代表。她分享了今年在做家庭情商教育的跟蹤輔導時的3點體會。她提到,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我們的孩子物質和精神上的體驗,是爸媽們從未經歷的。如果我們不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他們的想法和需要,而是沿用過去的教育理念去評判、講道理,甚至打罵,往往達不到期待的效果,還適得其反。有些家長可能會疑惑,為什么我也是這么被教育的,我好好的,可孩子就不行?——其實這正說明,我們的教育正面臨嚴峻的考驗;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更新。自我情緒管理能力:父母和老師,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助孩子。困難在于,我們從未學過情緒管理,但孩子的成長需要情緒穩定的成年人。解讀孩子情緒能力:孩子“做情緒”的狀況很多,當父母可以去共情、理解情緒背后的心理需要后,孩子更愿意積極合作。解決成長問題能力:需要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以及問題出現后具體怎么做。3.父母和老師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困難、實現能力成長?一位媽媽,學了張博士的情商課。有一天,上初二的女兒在路上突然對她說,不想去上學了。
媽媽非常驚訝和慌張,但很快意識到,自己需要穩定情緒,才能幫助孩子。她對女兒說:寶貝,是不是在學校遇到什么事,所以才不想去了?女兒點點頭。簡單溝通后,孩子還是不愿意上學。媽媽說,要不這樣,我先幫你請假,今天我陪你去轉轉。
看了電影,吃了美食后,女兒終于敞開心扉。媽媽也才知道,原來女兒經受那么大的壓力,人際交往上有那么多委屈。她問女兒,你需要我怎么幫你?然后引導女兒思考,她自己還能做什么。
女兒想出了3個辦法。第二天很神奇地,她愿意去上學了。經過這次事件,女兒表達情緒的能力,和處理學校人際沖突的能力都上升了。
——當家長學會了高情商方法,問題就不再是問題,而是孩子成長的機會。她分享了兩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自身的改變”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學習了《兒童情商指導師認證課》后,她知道了:情商高的人也會有壞心情,只是調整情緒比較快。有一次,她去學校幫兒子布置教室,中途忽然發現,手機不小心掉水里,已經泡了十分鐘。
她的情緒馬上起來了,但下一刻,她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情商高手,我有能力保衛我的心情。
于是,她平靜地把手機撈起來送修,心里想:事情已經這樣,能修就修,不能修就換掉,重點是不要因此破壞掉好心情。廖娟老師介紹了張博士的“牧羊犬教育法”:接納情緒;做決定并告知理由;提供選擇;表揚孩子。此外,她還特別注意,引導兒子發展“自我同一性”,也就是讓他能知道:我是誰,我的價值在哪里,我的未來在哪里。兒子喜歡玩樂高,有一次搭了一棟高樓,對她說:媽媽,這是我造的中國災害防護所,我要讓大家都能住進去,遠離戰爭和病痛。
她隨即回應兒子:寶貝,你想成為一個科學發明家,幫助我們祖國更強大,媽媽認為,你是一個有遠大格局,有責任心的善良的中國人!對此,她總結道:“父母需要抓住孩子自我同一性的每個瞬間,及時鼓勵并幫助ta做規劃。”張博士提到,派對開始前,自己正在寫稿。
手機上跳出四川小學生跳樓的新聞,而樓下又傳來夫妻吵架的聲音。
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如何在年末這個特殊時期,為自己做好情商充值,自信面向未來呢?真正優秀的人,不是那些在學校考高分的學霸;而是從學校畢業后,還能始終興高采烈地成長的人。
就像現在,我和各位一起,興高采烈地步入新的一年。”2020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們都遇到了很多的挑戰和變化,但也收到了一份珍貴的情商禮物,那就是:一個好消息:
第3期《兒童情商教育指導師認證課》還有少許名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