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代表天地,也代表陰陽,宇宙萬物。
真正有功力的人,一語定乾坤,6張圖,教你讀懂乾坤的變化規律。
乾陽
看我畫的圖:
一個卦,分下和上兩部分組成。每部分的中間,就是“中”。
一個卦,共6條爻,從下往上,爻的位置依次是:奇、偶。
當陽爻,在奇,則是“正”。
當陽爻,在偶,則是“不正”。
又“中”又“正”,不偏不倚,是最好的位置。
我們常說的“九五”,就是又中,又正的位置,是最尊貴,最好的位置。
所以,把這個位置稱為帝王位。
而“允執厥中”也是指這個位置,中正。
“允執厥中”的意思是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看到這,你就能理解為什么皇帝頭上的匾額會寫“允執厥中”。
乾卦代表健,人要像天道一樣,努力進取,自強不息。
乾卦的運用,適用于反觀、內省,即:根據現象,反推規律,明白自己的處境,調整做事的方法。
比如:
你做事情,總是困難重重,很難突破。
這個時候,你就要心醒,意識到自己處于“潛龍勿用”的狀態,不要急躁,要靜下心,厚積薄發,等待 “利見大人”的機會。
又或者:你春風得意,做什么都順利,大家都恭維你。
這個時候,你要警醒,小心“亢龍有悔”,凡事保持“允執厥中”,一旦過了頭,可能會物極必反。
把自己的行為處事,和乾卦“元亨利貞”的規律,協調一致,那么就可以和天道同步,天地人合一,就是最好的狀態。
乾卦,和坤卦,二者的關系:分開各自獨立,合起無法分離。
簡單來說,乾和坤,就是陰陽相生,相克,成一體,你進我退,此消彼長的關系。
把乾卦,反方向理解,就是坤。
坤陰
和乾卦相比,坤卦多“牝馬”這個詞,怎么理解呢?
前面乾卦,我解釋過“元亨利貞”是天底下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屬陽。
而坤卦,也是一樣,遵循“元亨利貞”的規律,只是屬性相反,屬陰。
乾卦,陽,以進為進;
坤卦,陰,以退為進。
這個牝馬,是個形象的比喻,代指陰性。
常見的解釋如下:
〖卦辭原文〗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我認為以上的解釋不恰當,斷句斷得不合適。所以,我找到最老的版本,對照下圖:
我認為應該這樣斷句: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怎么理解呢?
因為在八卦方位中,坤的方位在西南,所以“坤”在西南,自己就是主。朋,是同道。而“東北”方,是“西南”的對立,相背相離,自然不同道,所以喪朋。
整句話的解釋是:
坤,代表陰。遵循“元亨利貞”的陰性規則。陰,萌生于混沌、無序之中,所以君子一開始有反復,迷茫中探索,最后找到主位,即西南。歸正位,和同道在一起,遠離不同道的,所以安穩,固守,吉。
坤卦的爻辭。
初六,履霜堅冰至。
一陰生起,只有霜,但是越往后發展,隨著陰的勢增強,則會結成堅冰。
泛指陰屬性的一切,循序漸進發展的過程。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在古代,講天圓地方。
乾為天,坤為地,所以地直,方,大,剛好符合。
注意一點,六二是坤卦的“中正”。
前面講了,“乾”卦的中正,是“九五”,坤卦剛好相反。
見下圖:
“中”的位置,大家都記得。
而“正”,則有不同。
在乾卦,陽爻,落在奇,為正。
在坤卦,陰爻,落在偶,為正。
所以,坤卦的“中正”位,是六二。這也是坤卦的一卦之主。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坤與乾,是互動的。坤的六三,有內在,但是收住,沒表露,可以為“乾”做事,但只在背后默默運轉,有出力,有始有終,但不居功,看起來無成。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括囊,扎緊口袋,不外露。
同上,仍然是背后默默運轉,出力做事,但不居功,不占榮譽。
六五,黃裳,元吉。
天地玄黃,玄指:乾,黃指:坤。
古代人穿衣服,上部分為衣,下部分為裳。
黃裳的意思,比喻為:上乾下坤,坤已經占領下面的一半,乾坤,陰陽,各占一半,勢均力敵,沒有誰占上風,所以,吉。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玄,是天(乾)的顏色。
黃,是地(坤)的顏色。
六五時,陰陽的勢力,勢均力敵。到了上六,陰的力量更一步加強,和陽交戰起來,這時候,龍戰于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所以其血玄黃。
用六,利永貞。
和乾卦一樣,有2層含義。
一是《周易》用六,不用八。六是變爻,八是不變爻。
二是如果筮卜出來的6條陰爻都是“六”,沒有“八”,那么物極必反,通為“六”的坤卦就會轉化為“七”的乾卦。
從陰轉化為陽,從暗流到顯形,所以利于貞。
坤卦的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以上就是乾坤的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