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師職業是神圣的,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以看出社會對教師的期望與要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中國傳統思想來看,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傳授道德與修養,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禮儀教育對學生社會化成長中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直觀的影響。通過感性認識系統,即感覺、知覺和表象,即可習得。而且由于學生年齡越小,對教師言行的模仿也就越容易。為了孩子的規范化教育,規劃教師的言行與禮儀標準就可以理解了。
規劃教師的禮儀是合理的,但是不是由此應該要求教師在各個方面都達到標準化呢?比如,穿一樣的衣服,一樣的微笑,一樣的言辭,一樣的動作…這就有些夸張了。外表化的教育可以模式化,內涵式的教育就不能如此僵硬。我們培養的不是機器人,我們培養的是多元化的個體。所以在制定教師標準的時候不可強求一致,只要制定出指導原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