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十要十忌
一、家訪工作十要。
一要有準備:家訪前要做充分的思想準備,談什么,怎么談。不同層次的家長,會有不同的心態。
二要多尊重:必須尊重學生家長或監護人。特別是對那些犯了錯誤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幫助家長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
三要多鼓勵: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挖掘他們在學校中的點滴進步,向家長反饋,使家長和學生都增強信心。
四要多商討: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問題上出現問題后,應該用與家長商討的方式解決。
五要抓時機:隨訪要善抓時機,避免被動。
六要有重點:認真分析本班情況,確定重點家訪對象。重點不宜過多。
七要多觀察:家訪中要留心觀察學生家庭人口狀況,、居住與學習條件等等。
八要有回避:家訪時,有些事情的苗頭或細節不便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面在一起談的,可考慮學生不在場時談。
九要抓反饋:家訪以后要分別向家長或學生了解對家訪的反應。
十要常總結:寫一些家訪小記,總結經驗或教訓。
二、家訪工作十忌。
一忌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家長的面數落學生。可啟發他談談事情的經過,告訴他犯了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二忌指責家長:不要站在家長的對立面去指責,要讓家長體會到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三忌急于求成:不要以為一次家訪就可萬事大吉。學生的表現有些反復是正常現象,要學會抓反復和反復抓。
四忌語調生硬:家訪中有時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不可針鋒相對與之發生口角。要言簡意賅,適時告辭。
五忌以偏概全:不要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特別是對有缺點的學生,應從表揚其優點入手,打開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
六忌背后議論:家長在論其他老師時,不要隨聲附和,甚至說些不該讓家長了解的情況。
七忌漫無邊際:如果談起話來海闊天空、華而不實,就會使家長不知來訪的目的。要言之有物,長話短說。
八忌過問隱私:對家長不愿提及的隱私,不要過問,這是禮貌。
九忌強行訪談:家長因公務在身或其它原因不便在家中接待教師時,應予理解。可采用其它方式聯系。
十忌接受禮物:有的家長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禮物給老師,對此要婉言謝絕,且原則上不要在學生家中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