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梳理 拓展延伸
2011-4-11
府前中學 政治組 徐萍
題記:沒有教師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精神解放,就沒有學生的精神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 ——葉瀾
本學年度我校開展了“學案導學展示、評價、教研”等系列活動,推進“教學案一體”化備課方式改革,使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明確了在課堂上如何利用學案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以充分體現“以學為主”、“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無裨益,尤其是針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科特點,在情景導入、拓展、衍生和針對具體學情進行學法指導方面受益非淺。掌握了“依案導學”教學方式的要領,并進行了理性反思,決心博取眾家之長,學會在揚棄中繼承與發展,努力嘗試打造既符合上級要求又適合自己的學案導學課堂“,將因材施教”作為更高理想。我在“學案導學”教學中堅持邊實踐創新邊及時總結反思,不斷修訂教學思路,力求創造出既符合上級的指示精神又獨具個人特色、既新潮時尚又行之有效的學案課教學模式。為此,我對自己立下了軍令狀:給自己自總是督促自己:要求每一節在學案導學對自己的要求:課前編制學案時定要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認知規律,而課上使用學案時要不露痕跡地淡化各環節的訓練結果,將重心偏移在如何有效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學法指導上和如何高效組織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上,由表及里、梯度上升。始終堅持“以學促學,以趣激趣,以情動情,以意志訓練意志,以習慣培養習慣”的訓練模式。新授課以生活邏輯為主線,有利于激發興趣、通俗易懂,而復習課則應以理論邏輯為主線,對基礎知識進行重新建構,以凸現系統性、科學性,努力使兩種邏輯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借此班門弄斧,期待與各位同仁共榷提高。
一、學案編制時要廣泛搜集素材,阡陌縱橫。再根據課標整合資源,層層設疑、步步為營,以學案體現教師的思路,引導學生在學案紙上構建有形的“立體知識結構梳理圖”。 例如:學習《挫而不折 積極進取》一課時我設計的情景導入素材:鄧亞萍從平底鞋到高跟鞋的蛻變(視頻分段播放,旁白注解)。為此,我們必須在學案編制這個環節狠下功夫,找準:新舊知識的結合點、關鍵點(重難點)、理論和實際的聯系點,前后各章節基本道理之間的內在聯系,即把握好“三點”“一線”,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注意無論如何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都不能無原則地“散”,應始終圍繞三維目標,該聚合時就應回到中心,預設好既利于學生發散思維又利于理性思維的問題。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后必須有小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善思樂學,關心時事,政治觀點敏銳,獨立思考,善于整理歸納總結,樹立信心,誠實自律。
二、在學案導學授課過程中要大膽按照所備的新思路新順序,遵循“深入淺出”的原則,引導學生拓展延伸,在大腦中建構無形的“知識體系立交橋”。 俗話說:“綱舉目張”。教材的目錄和每課的前言就是綱,整冊教材或每單元的重要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都在其中。要仔細尋找學生熟悉、感興趣的話題事例,近似數學中的定理、公式般簡單全面地貫徹下去。每次授課前,我總是習慣于先讓學生打開目錄,瀏覽目錄的內容,由我簡單講解各章、節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把握整冊書的知識結構;全部新課上完進行系統復習時,再次引領學生根據目錄歸納總結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盡量用精簡的字詞銘刻于學生的記憶中,以防測驗時出現無所適從或張冠李戴現象,這點對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教師看似悠哉實則密切導演、控制著局面,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形式皆可利用,定要引導學生體會“題在書外游、理從書中尋”、“形散神聚”,“萬變不離課本術語,”、思路擴展、語言精煉、何患無詞?
教育專家葉瀾說:“教師絕不是照亮別人卻毀滅自己的蠟燭,而是在照亮別人時也照亮自己前進道路的火炬---------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創造性工作所帶來得充實與幸福,獲取人生價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華?!蔽耶敯炎约旱摹皩I培訓選項”設置成“自動更新”,力求全面發展,樂做學生運用學案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智慧型向導,與學生一起泛舟學海千帆爭渡,信步書徑一路放歌,放飛自我、磨礪自我、相信自我、充實自我、展現自我,學習并快樂著,成長并幸福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