澇 災 = 連續1周以上的光線陰暗 + 空氣濕度大 + 土壤處于高度含水。
澇災癥狀:爛根 、爛芽芯 、葉黃、落葉、枝葉出現炭疽壞死黑斑而后死亡。
朋友盆梔子的問題主要是出在澆水太多,加上又處在陰雨天較多、空氣濕度大、蒸發小,缺少生理循環的情況下,極易造成部分根系腐爛;葉子會發黃、花苞掉落就不奇怪了(屬受害較輕,較重則必死)。
梔子花的屬性:
無論是梔子還是月季、茉莉、佛手、金桔、三角梅、桂花等都屬于旱生植物,它們都有著喜歡充足的陽光、喜歡微酸性疏松的土壤、喜歡施肥清淡、喜歡濕度適當極其怕澇的共同屬性。
①在重要的控水方面:
A)在溫暖的生長期:需嚴格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雨天盡量不澆”符合自然晴雨和防止澇災的澆水原則。
B)在低溫、低光線、低蒸發的越冬和早春:則需要“略潮而不濕,不可透澆”的澆水原則(與盛夏忌諱的“澆半截水”是兩個概念)。
②在光線方面:
梔子花是喜陽光植物,平時要置于向陽的陽臺或外窗臺上栽培,如果沒有向陽的陽臺或外窗臺,那么起碼也要放在散射光最好的地方栽培。在室內越冬期間,也要放于散射光線好的窗臺邊。
不單喜陽的梔子十分需要陽光,任何植物都要有光線葉子才能正常合成營養、植株才能建立正常的生理循環。
③ 關于施肥:
梔子喜歡微酸性有機水肥,最好每15-20天左右施一次,宜施清淡微酸性的有機水肥(用廚房下腳料和淘米水等發酵漚制,施肥三天后見效)。如果要施化肥,則每一個月施一次,每次20粒均勻施入盆邊土下。(化肥需20-30天的細菌分解才可起效,堿性化肥會破壞土壤結構,盡量不用為好)
朋友目前要做的措施是:停止澆水、給盆土松土透氣、置于通風而光線充足 的地方栽培(向陽的陽臺或外窗臺),在以后的生長期里要嚴格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并且澆水后不可搬動(防止震動泛漿悶根腐爛) 。開花后抬回室內欣賞切勿超過三天,并且抬回室內勿澆水。
——請朋友立即掌握好以上說的這些栽培管理方法,以免它繼續惡化,使它能及早恢復健康!
“兩盆都有葉子泛黃花苞掉落的情況”是明顯的澇災現象,而非勞什子缺鐵!
缺鐵的狀況是這樣:
如果在陽光、水、肥方面的管理上,都做得十分到位的狀態下,各方長勢都很好,沒有任何花苞脫落、落葉、爛蕊、黑斑的跡象,唯有全株葉子普遍泛黃。
——出現以上這樣的情況才屬于缺鐵性黃葉。
不單梔子,還有茉莉、發財樹、月季、文竹、三角梅等等,在光、水、肥都把握較好長勢也不差的前提下,如果奇怪地發生葉子不夠綠的狀況,才是因為土壤缺鐵引起的。
但是在栽培沒多久的新盆土,一般都不會缺鐵,只有經過栽培了8-10年以上的陳舊老盆土才會出現缺鐵。
對老盆土的補鐵,很多人聽從網上的用黑礬(硫酸亞鐵)配成0.2-0.5%的水溶液,每年1-2次代水澆花。
實際上根本無需那么的麻煩,只需將十數枚銹鐵釘均勻地埋入盆土里即可。
(注:朋友的問題,不屬于缺不缺鐵的問題,是標準的澆水過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