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天生嗜甜,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抵抗不了糖的誘惑。
因為糖會刺激人類的味蕾,并且激發腦部的垂體分泌大量讓人感到快樂的多巴胺。
網上有句話說,讓人上癮的東西,總是致命的。
糖也不例外,你吃下去的每一口甜蜜,都有可能成為殺死你的慢性毒藥。
世衛組織曾發出過這樣的警告:
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280萬。
而引起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攝入的糖分過多。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件事。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國民的肥胖、冠心病和糖尿病發病率成直線上升。
在此之前,有研究認為飲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是導致這些疾病發病率變高的“罪魁禍首”。
但為了某些利益,糖業協會收買了幾位哈佛的教授。
在最權威的醫學期刊上發布了主題為糖無害、脂肪有害”的文章。
在之后的幾十年里,人們對糖更是毫無節制,以至于無數人因為糖攝入過多,引發無法挽救的疾病。
直到2016年,糖業協會的陰謀才被揭露發布出來。
此時人們才明白,糖才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敵人。
來自澳大利亞的導演Damon Gameau,為了弄明白糖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決定以身試險。
他連續60天,每天攝入超過160克的糖。
60天后,他的體重增加了足足17斤,腰圍暴漲10公分,而這些全部是有害脂肪。
實驗進行到一個月的時候,Damon Gameau的ALT的激素,(判斷肝臟健康與否的重要標志)就從低于20的健康值,一躍超過健康線。
簡單來說,短短一個月,健康程度一下從最好的20%跌倒最差的10%。
很顯然,糖類的過量攝入已經嚴重危害到了人體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在在2014 年營養指南中提出建議:
成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 5% 以下,即約 25~30 克每天。
而Damon Gameau在實驗期間,每天糖類的攝入遠超過這個數值,也難怪健康狀況急轉直下了。
來自湖南的吳先生,近來頻頻出現腹痛、高熱和全身無力的癥狀。
他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肝膿腫,還伴隨著糖尿病。
吳先生不明覺厲,自己怎么會突然得糖尿病?
醫生問了半天,才終于明白。
原來吳先生平時喜歡用飲料代替日常飲水,每天都要喝1-2升。
每天喝這么多含糖量這么高的飲料,也難怪會得糖尿病了。
長期攝入大量的糖類,會對胰腺系統造成很大負擔,導致胰腺無法分泌胰島素,一旦胰島素缺乏,就會誘發糖尿病,這是十分危險的。
2017年,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的關于‘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的報告顯示:
中國肥胖人口已達9000萬,占比超美國達到世界第一,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
這也不難理解,近幾年,我們國家的奶茶店像雨后春筍一樣遍地叢生,再加上各種饑餓營銷,年輕人對奶茶可謂趨之若鶩。
央視記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市場上買回不同的飲料,想搞清楚飲料里到底有多少“隱形糖”。
檢測結果簡直讓人無法相信:
冰糖雪梨熬制出4根棒棒糖;可樂和冰紅茶都是熬制出3根棒棒糖;橙汁熬制出1根棒棒糖……
而每一根棒棒糖的糖含量,都超過了15克!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攝入量》給出的標準,一天攝入糖類不能超過50g!
而簡簡單單的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就能超過這個量。
因為這些隱形糖的存在,我們也就更容易攝入過量的糖,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那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呢?
有,那就是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
因為無論是果汁飲料、運動飲料、功能飲料,還是冰茶、酸奶、涼茶,都不可避免存在高糖。
而那些聲稱無糖的飲料,也并非真的無糖。
上海市消保委檢測了市面上20款聲稱無糖的飲料,無一例外的,每一款飲料都含糖。
而且超過無糖飲料的糖分標準,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
很多時候,我們能意識到脂肪的危害,知道胖的危害,但往往就是忽略了糖的危害、
不只是這些飲料,平時我們吃的燒烤、紅燒肉、以及各種小點心,含糖量都是非常高的。
但當然也不是說這些美食都不能吃了,可以吃,但一定要控制量。
有人說,我工作那么辛苦那么累,憑什么就不能用一頓美食犒勞犒勞自己?
當然可以,別人無法強迫你買什么樣的零食,吃什么樣的午餐,但你自己的身體,得你自己來負責。
無論是為了自己的將來還是為了家人的安心,都少吃點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