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漢朝,人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起斬白蛇而起的草根皇帝漢高祖劉邦,打出漢朝威儀,奠定漢民族性格的漢武帝劉徹,以及與王莽交戰中,以少勝多頗具有“位面之子”氣息的光武帝劉秀。但卻還少有人提及漢宣帝劉病已,而他的功績正如他的謚號孝宣皇帝那般無二。
何為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逸周書·謚法解》”。作為一位中興之君,也正是在他的治下,漢王朝才真正實現了巔峰,可惜的是他的知名度,比起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的威名簡直是云泥之別,這又是為何呢?
漢宣帝劉病已,也叫劉詢,是史皇孫劉進之子,戾太子劉據之孫,漢武帝劉徹之曾孫。而若按照祖制,其爺爺劉據作為當時的皇太子,當承襲漢武帝劉徹之位。可惜的是,雖然在任內漢武帝任用了衛青、霍去病征伐匈奴,使得漠南無王庭,立下了彪炳之功也堪稱一位不世出的君王,但在統治的末期,漢武帝的窮兵黷武以及對權利把控的瘋狂,也讓他想盡辦法排除威脅。而在江充等人的構陷之下,一場巫蠱之案作為皇太子的劉據也被裹挾在內,最終劉據被逼自殺,而皇后衛子夫亦自殺而亡。
雖然此后漢武帝似有悔恨之意,將江充等人誅殺,但作為覆巢之下的劉病已,當時也不過是襁褓幼童的他,也被投入大牢之中,幸而廷尉監邴吉可憐,才讓他能夠在監獄之中活了下來。而隨著年齡的日長,漢武帝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大赦天下,自己的曾孫也便出了獄,并且被漢武帝收養在掖庭之中,可惜的是此時的劉病已然也喪失了承位的可能。
但幸與不幸,這般事由卻又是無人能夠預料的。就在前74年,漢武帝的接班人漢昭帝去世,而他卻并沒有留下子嗣,于是作為托孤大臣的霍光等人便開始在眾位王爺之中選擢皇帝人選。而昌邑王劉賀便成為最初的勝利者,成為了皇帝,但是這位昌邑王劉賀,卻是一位只知享樂的人物,在僅僅不足1個月內,便荒唐事做盡,而若是繼續任由他胡作非為,漢室江山怕也是命不享祚,于是群臣商議之下便將昌樂王又廢黜了,而皇位又一次空懸,這次流落民間的劉病已成為了幸運兒,被霍光擁立為皇帝。
雖然劉病已執政初期,大權盡皆在霍光之手。但是面對霍光威逼自己改立霍光之女為皇后的做法,劉病已卻表現出了帝王史上少有的堅定不渝。一紙詔書,尋故劍。也讓出身民間的妻子許平君成為皇后,故劍情深也正是由此而來。
當然作為君王,愛情是不夠的。在內政上,他在霍光在世時,選擇隱忍不發,而當霍光去世,霍家子弟意欲謀反篡權,他果斷處置,順利的奪回大權,繼而整飭吏治、整頓工商、輕徭薄賦,設立常平倉等。
而在內部達到了頂峰的同時,他開始籌謀經略困擾了漢家江山 數百年的匈奴。但他又不像漢武帝那般只知攻伐,而是剛柔并濟,攻伐、臣服并用。
經過前72年、前71年的兩次打擊,匈奴依然不復盛況,前60年,統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賢撣投降漢朝;前51年,呼韓邪單于,臣服漢家,至此匈奴之禍平息,匈奴降服。
而對于西域地區,也正是在他當政時,設置了西域都護,東自車師、鄯善,西抵烏孫、大宛,西域諸國盡歸漢朝之列,張騫之始,鄭吉之終,漢武之愿,漢宣實現。
對于文化上,他更是任用大儒,整理經典,將《易》《尚書》《春秋》納入官學,頒布《史記》。而不得不提的一點是,作為一個君王,他并沒有如先祖劉邦那般“狡兔死,走狗烹”。不僅僅重賞功臣,畫像供奉于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中,連有過家族污點、謀反之實的霍光也赫然在列。
而就是這樣一個堪稱為人典范,為君典范的帝王,治下無論是軍事實力、國家經濟也都達到了兩漢之最。那么到底是為何讓他知名度很低呢?
第一,漢武帝對漢民族的塑造上,實在太過耀眼。而作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集大成者劉病已被我們甚至選擇性的忽視了。其二,便是在劉病已去世之后,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漢元帝雖然繼承了父親的溫文爾雅的性格,卻寵信宦官以及外戚,這也直接了導致西漢走向衰落,直至西漢為王莽所篡。其三,劉病已太過完美,無論從功績還是一直為人們所喜愛的歷史人物私德上,他更是無可挑剔,而在這個雜亂紛繁的世界,越來越呈現出只有矛盾點,才能勾起人們了解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