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兒病毒性心肌炎,中醫藥治療有獨到之處,在臨床上也有較好的療效。病毒性心肌炎屬于中醫“心悸”、“胸痹”等范疇,治療上應根據患兒的不同癥狀及不同病程辨證論治。黃芪是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最為人所知的中藥,但不提倡不加辨證對所有病人都加用黃芪,尤其是兒童。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常常在心悸胸悶之外,尚存發熱惡寒、咳嗽咽痛等表證,中醫常辨證為“邪熱犯心”,治療應清熱解毒養心為主,常用方如銀翹散、五味消毒飲等。
部分患兒中醫辨證為“痰瘀互結”,多有胸悶或胸痛,舌苔厚膩或舌質偏暗,常用栝樓薤白半夏湯合失笑散等。中成藥可用復方丹參滴丸等,也可用復方丹參針靜滴。
對于“心陽虛弱”癥,患兒多有西醫“心衰”的癥狀,常用桂甘龍骨牡蠣湯,參附湯等治療,可加用參附注射液,以及配合西醫搶救。病毒性心肌炎的后期患兒常有虛證,如果辨證為心氣不足,在心悸胸悶之外常有氣短懶言,乏力等,常用四君子湯合炙甘草湯;如果是心陰不足,則有口干舌燥、舌紅無苔等陰虛癥狀,常用生脈散合炙甘草湯等。如患兒合并心律失常,中成藥方面也可加用穩心顆粒、參松養心膠囊等針對性治療心律失常的中成藥。
本文醫學指導專家:廣州市中醫醫院兒科肖達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