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神巴菲特有一位老師,名叫格雷厄姆,是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著有《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兩本書。
他一生都在尋求給股票估值的有效方法,最推崇“煙蒂投資法”,就是在價格遠低于凈資產的情況下買入,在價格回歸的時候賣出。
一般來說,在股市當中獲取的利潤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來自股價的升高,一部分來自公司盈利的增長。
通過股價的升高來獲取收益,那我們賺的錢就是別人虧的錢。
這種不能稱為投資,而是投機,希望別人用更高的價格從我們手中把股票買走,是把錢從一個口袋放到另一個口袋而已。
通過企業盈利的增長而獲取收益,那我們賺的錢就是作為企業股東而分到的利潤。
即使股票的價格最終沒有漲,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股票分紅而獲得收益。
盈利收益率就是衡量如何通過企業的盈利獲取收益的一個指標。
假設以現在的價格買入,該企業的盈利能否保證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一般是3-5年)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盈利收益率=公司盈利/公司總市值
或者也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
盈利收益率=每股盈利/股票價格
假設一只股票的每股盈利為1元,當前股價為10元,那么盈利收益率就是10%。
大家如果對市盈率(PE)比較熟悉的話,馬上就可以發現,盈利收益率不就是市盈率的倒數嗎?因為:
市盈率=股票價格/每股盈利
股票的市盈率的數據我們在任何一個股票軟件上都可以查到,比如我在“東方財富”軟件上,搜索“洋河股份”這家公司,然后點擊“資料”。
第一個指標就是市盈率,目前看來市盈率為14.92倍。
由此可推算出洋河股份的盈利收益率為6.7%。
格雷厄姆在股市進行了一輩子的價值投資,在他去世的前半年,《金融分析師》雜志刊登了巴特勒(Hartman L. Butler)對他的訪問,其中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個神奇的選股指標。他本人進行了能夠想到的各種檢驗,分析期限長達50年,結果業績都大幅戰勝市場。
他的策略就是利用盈利收益率作為指標,考察兩個方面:
1. 盈利收益率高于10%
2. 盈利收益率大于無風險收益率的2倍
注意,并不是僅僅根據這盈利收益率的這兩個標準就去買某只股票就能獲利,因為個股投資需要考慮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格雷厄姆是利用這兩個標準建立一個股票組合,按照他自己經常倡導的,這個組合應該包含不同行業,且數量不少于30只。
因為指數基金就包含了一籃子股票,那我們是否可以直接把盈利收益率的這兩個標準借鑒到指數基金估值當中來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運用的時候會有一點小小的問題,需要我們謹慎地選擇估值的對象。
【2】
關于第一個標準:盈利收益率高于10%
我們再來看一下盈利收益率的公式:盈利收益率=每股盈利/股票價格
公式當中的分子是股票盈利,代表盈利越多,盈利收益率就越高。
但是,上市公司財報的三張表當中,利潤表是最容易造假的,也就是說股票盈利的數據可能不一定真實準確。
(1)利潤表根據權責發生制來計算的,也就是里面的利潤只是會計上的一個數據,而不一定是真實的盈利。
比如公司賣了很多產品出去,但對方都是打白條,公司根本沒收到錢,反而付出了很多的生產費用和銷售費用,事實上是越賣得多越虧錢。
表現在財報當中就是大量的“應收賬款”,而這個賬款最終能不能收回來?什么時候收回來?這都有待考察,但這部分卻會直接計入公司的利潤。
也就是從利潤表上來看,公司創造了很多的“利潤”,通過這種不真實的利潤虛假地抬高了我們的盈利收益率。
(2)利潤有可能不是來自公司的主營業務,而是來自非經常性損益或其他業務,也就是這個利潤沒有持續性。
比如一家服裝企業本來是虧損1000萬,但是公司在年尾賣了一棟樓,獲利5000萬,公司立馬從虧損1000萬變為盈利4000萬。
這樣的結果就是,僅僅從今年的盈利數據來看可能還不錯,導致盈利收益率的指標也比較好看。
但問題是,這種利潤沒辦法持續,服裝企業不可能一直通過賣樓來掙錢。
以上這兩種情況,就有可能導致盈利收益率的指標不可靠,那我們可以怎樣來盡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呢?
當我們把盈利收益率借鑒到基金投資當中來的時候,就要選擇那些盈利穩定可靠、流通性好的指數基金。
盈利穩定意味著長期保持盈利,從側面證明了盈利的真實性和可持續性。
流通性好是因為指數基金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大,流通性好就能夠保證我們買賣都很順利。
具體指數基金的挑選,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樣本股為大盤藍籌股的寬指數基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上面提到的兩個問題。
盈利穩定、流通性好的大盤藍籌指數基金有哪些呢?最典型的指數如下:
A股:上證50,上證紅利,中證紅利。
港股:H股指數,恒生指數。
其中屬于A股的上證50,上證紅利,中證紅利,市盈率都可以在中證指數官網進行查詢:http://www.csindex.com.cn/
H股指數屬于港股,市盈率可以在恒生指數官網進行查詢:https://www.hsi.com.hk/schi
我通過以上兩種方式查詢了一下市盈率,然后計算出盈利收益率如下:
(1/15日估值)
從數據上可以看到,現階段真是投資這些指數基金的好時機,可以果斷進行定投。
【3】
關于第二個標準:盈利收益率大于無風險收益率的2倍
為什么盈利收益率必須要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2倍呢?
按道理來說,只要我們的盈利收益率高于無風險利率,理性的我們就應該選擇更高收益率的資產。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股市的風險更高,我們需要為這個風險預留出足夠的安全邊際。
所謂的安全邊際就是為我們的決定留下犯錯的空間。
比如我們目的是,最終的盈利是無風險收益的2倍,但是我們最終的收益并沒有那么高,而是下跌了不少,只有1.5倍。
雖然我們預估有錯誤,但是因為2倍的安全邊際足夠大。長期來看,保證了我們不會虧損,只是賺得少了點而已。
如果我們把十年期國債利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就可以直接在中債官網上查:https://www.chinabond.com.cn/d2s/cbData.html
2倍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也才6.25%,按照這個標準,盈利收益率高于10%就遠遠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2倍了,因此我們可以放心選擇投資上面那些指數基金了。
當然,無風險收益率不僅僅是只有國債,我們常見的貨幣基金也可以算作無風險理財產品的一種,比如阿里巴巴的余額寶、微信的微眾銀行活期+等產品。
不過現在看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就3%-4%之間,即使乘以2也不會超過10%。
有些朋友的無風險收益率可能不僅僅是國債、貨幣基金或者銀行保本理財,而是有一些其他收入。
比如房租、車位出租等。
如果這些其他的租金收益高于10%,且相對很穩定,那么顯然就比高風險的股市好多了。
最后,
盈利收益率>10%這個指標,對于評估對象的要求比較嚴格,同時10%這個標準本身也比較苛刻,所以最終符合這種評估標準的目標指數非常少,對于資金比較大的朋友來說,選擇范圍就顯得有點窄。
我們該怎么辦呢?有兩個選擇:
第一,放寬要求,不強求10%,只要盈利收益率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2倍即可。
第二,放棄盈利收益率這個指標,用PE、PB的百分位進行相對估值。
第二個選擇是現階段普遍運用的估值方法,我下次單獨寫一篇文章介紹。
祝好運,祝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