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詩還是詞,都有押韻合轍、格律、對仗的嚴格要求。只是二者所產生的年代不同,表現形式不同,用途不同而已。詩起源于先秦,興盛于大唐,詞起源于梁代,興盛于宋朝,故有“唐詩宋詞”之說;詩的作用是文人為抒情言志、記錄歷史、歌頌太平、激勵斗志或發泄憤慨、針砭時弊、揭露黑暗而作。詞的作用主要的開始主要是為宮廷、官宦或大戶人家歌舞而填詞;詩的形式整齊,字數相同,而詞則字數不同,規則不一;詩的題目選擇靈活自由,而詞則必須按照詞牌嚴格填寫;詩的內容比較莊重、渾厚,而詞的內容比較委婉、嫵媚;詞中有些句式可以稱為詩句,而詩中句子不能稱為是詞。如岳飛的《滿江紅》中的詞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就可以看做是對仗工整的詩句。隨著詩和詞的不斷發展,二者也得到了不斷的融合、浸透,所以就被后人統稱為詩詞或者詩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