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注銷: 轉發此微博:[太陽]溫暖之感頓生。
@竹林同游: 每一次看到它都能體會到那種埋在靈魂深處的對世界的感受:命運正在將我吞沒……//@風言石語:懂得欣賞色彩自然宇宙的人是有福的,陶醉于自我精神宇宙色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赤裸裸的面對著世界赤裸裸的面對著自己。 //@雷家林書畫:人與自然合拍,不息的靈魂與不息的宇宙同在。
凡高《自畫像》欣賞。在眾多凡高的自畫像中,此幅自畫像有獨特的意味與風貌,那藍色的調子容易想到他的《星夜》那幅作品,一切相皆是虛妄,人來自虛空,將要回到虛空,有人認為回到大地,其實是星球罷了。流星般的生命,帶給人間的藝術跡像,跳動的筆觸,與心的迷狂融為一體,畫者不過是心跡的展示。 ?
網友評語,充滿禪意:
@mymind嫻: 除了他的那幅經典割耳自畫像,筆觸及用色最特別算是這幅了!最愛凡高的筆觸!
@茶意塵影: 執相迷真,對面千里,虛心體物,天地一家!
@今我來思_S: 來自虛空,歸于虛空,吾亦常有如此感覺。
@彭鈞錚: 回復@風雨路上踏歌行:人的悟道、道合人生,個體生命與無窮宇宙的相應相生。
面對麥田,平庸的畫人在畫他所見,凡高則是以他溫暖的陽光之色,畫他的心潮逐浪,那個人是誰,農夫或者畫家本人,也許兩者皆是,畫家與農民有何區別,一個在種草,一個有種色,凡高是這片藝術麥田的守望者,帶有圣意與激情,遠處含有冷寂之色的山巒在流露寧靜的渴望,所謂岳鎮而安者,人不總希望在動。 ?
網友充滿禪意的評語:
@妖艷冰狐貍: 像火焰一樣在燃燒。
@匡扶正義的匡: 麥田的誘惑//@中國畫學: [贊] //@宇宙無敵小達達:大夏天的中午,梵高在麥田里,支起畫布。然后在麥田和畫布之間,跑來跑去····
@綿綿sunny928: 我昨天一直在想,我為什么那么喜歡梵高的畫,后來我終于想明白,除了他色彩的明艷,其實他畫中的色塊都是在流動著的!像一股暗藏的激情在漩渦式地涌動!你們仔細看,好像沒第二個畫家這樣。@黃山老高 @中國書畫藝術 對嗎?梵高火星白羊在12宮,喻示著隱蔽的強烈的能量!
@黃山老高: 你說到點了!梵高對藝術的熱愛到了獻出生命的境界,無人可及!他把苦難、哀傷、熱愛和希望全部傾注于他的繪畫,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憑感覺表達,激情表達!前人的觀念、技法只是過眼云煙。他的一生遠離上層社會,接地氣。他是真正的畫家-----繪畫給他一生貧窮。留給我們一片金黃!
@依洋藝術: //@黃山老高: 憑直覺就對了,千萬別被評論家迷惑!畫,就是畫家給你看他的感受。 //@綿綿微語:我外行,憑直覺說的,真的很喜歡他,一個善良到自己快餓死,卻將一個被遺棄在街頭的懷孕妓女領回家的人。很多人不知道他這一面。
@梅畫說了: 唯美的意境。
@解晴美跡: 評論的非常棒[good]
梵高《有柏樹的果園》以1.17億美元價格成交。消息源自網絡。此圖為后期印象主義風格,作品明快,色彩輕淡,樹法用了油彩雙勾法。生前愈窮,死后愈富,上帝安排真奇妙。 ?
此幅油畫是梵高臨仿廣重的《龜戶梅屋》,此外還有《雨中之橋》,看得出印象派的畫人對東方藝術的向往,那里面有漢字元素,想來梵高未必懂漢字,卻把漢字畫得蒼勁老道,是很有意思的。 ?
雷家林藝術經歷
1977年入湖南省藝術學校(藝術職業學院)學習舞臺美術。
1980年完成畢業設計花鼓戲《八百里洞庭》入展湖南省首屆舞臺美術展,并刊登專刊上。
1980年水粉作品入展湖南省首屆水彩水粉畫展。
1981年入長沙西區文化館學習半年。
1982——1985年湖南省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王維山水詩畫境淺探》。
1988年在青少年書法報發表文章《濤聲的回響》
1989年在青少年書法報發表文章《墨酒祭》,作品《水牛》、《書禪》。
1989年10月書學論文《回歸》入選第二屆青年書學討論會(西安)。
1997年書法作品獲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一等獎。
2012年在深圳大鵬所城畫廊辦個展。
2015年文章《唐風宋韻的摹品——說藝術品的傳承》發表在《理財、收藏》雜志上。
2015年在湖南省常德市詩墻博物館辦個展。
2016年文章《從韓滉的《五牛圖》中讀五千年華夏文明》發表在《理財.收藏》雜志上。
2016年文章《王維:充滿詩意與禪味的水墨山水畫卷》發表在《新海岸》雜志上。 ?
2019年水彩、水墨作品各一選入《湘籍新文藝群體專輯》。
自2010年開博客至今,撰寫大量藝術文章,點讀量轉發量大。詳情就不說了,各位請訪問我的各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