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青蛇》從李碧華到徐克自成一部極端作者化的電影 王祖賢超越想像生生地創造了一個絕色白蛇
dean5 發布于: 

香港電影《青蛇》(1993)韓國版海報

自從馮夢龍將《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收進《警世通言》以后,白蛇、小青和許仙的神話傳說便有了一個正式的文學的文本,普通老百姓用它表達“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愿望;近世魯迅《論雷峰塔的倒掉》,又為它鍍上反封建的色彩。

中國最早出現在銀幕上的《義妖白蛇傳》(第一和第二部)(1926)是由胡蝶和吳素馨主演的,后來胡蝶還接著演過續集《仕林祭塔》(第三部)(1927),緊接著陳燕燕和童月娟主演的《白蛇傳》(1939),而后有些老觀眾比較熟知的就是李香蘭和八千草薰主演的由日本東寶和邵氏公司共同制作《白夫人の妖戀/白蛇傳》(1956)以及由林黛和杜娟主演的《白蛇傳》(1962)基本屬于同一個版本,而林青霞和秦之敏主演的《真白蛇傳》(1978)估計知道的就不多了。

20世紀50年代田漢整理的戲曲、80年代據此拍攝的由李炳淑和方小亞主演的戲曲電影《白蛇傳》(1980),承襲了魯迅的觀點。魯迅的見解有他時代的烙印。在20世紀90年代,人類主要面臨世紀末日的恐懼和新世紀新生的希望與挑戰,這種思想背景下,以“白蛇傳”說為題材拍電影,會表達一種什么概念呢?開古裝“靈異片”之先河,以擅用特技著稱的香港導演徐克,本著李碧華的小說《青蛇》(1993),為我們拍出了一部挑戰傳統思維的影片,對古神話做出了新詮釋。

 

南宋是一個人妖難分的時期,法海和尚(趙文卓飾)到處收服妖精,也擾亂了在西湖底修煉的白青二蛇。小青(張曼玉飾)曾獲白娘子(王祖賢飾)相救,二者便以姐妹相稱。姐妹倆受惑佯裝成人生活在民間,白娘子更嫁于老實書生許仙(吳興國飾),小青也同時看上了許仙,便常常以媚態勾引許仙,無奈許仙只深愛白娘子一個。

白娘子開設了藥店,以為可以自此過上安定的生活,可許仙卻受不了小青的百般挑逗,更發現了青白二蛇的真實身份,可他卻不舍得離開家中的天姿國色。法海得知了青白二蛇的下落,更抓走了許仙。原來白娘子為了愛情放棄修成正果,更懷有了身孕。為了救回丈夫,二蛇與法海展開了搏斗…

電影《青蛇》與傳統的講述不同,有意從青蛇角度,去探討青蛇、白蛇,法海及許仙之間的感情問題,對人間是否有情及情為何物提出質疑。拍《青蛇》是徐克多年的一個心愿。藉《白蛇傳》這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徐克希望道出現代女性愛情的愛恨纏綿和有情有義。

《白蛇傳》是以白素貞為主角,但在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中,青蛇反客為主,由白素貞的丫環變成了不惜主動追求白素貞心儀男人許仙的另一種“小青”。到了徐克的電影中,青蛇更變本加厲:除了主動追求許仙外,她還混合了善妒、活潑、調皮、不甘寂寞、打抱不平、反叛、獨立等個性。最后,白素貞死了,小青殺了懦弱無能、出家避世的許仙后帶著白素貞的兒子獨自上路。

香港電影《青蛇》(1993)美國DVD版封套

徐克表示,故事概念與李碧華原著分別不大,只是加強了戲劇性,突出了白蛇與青蛇在情義取舍上的矛盾沖突。他希望給《白蛇傳》注入新元素,以表現現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看法。所以故事雖以南宋為背景,但情節以愛情發展下去,因而背景根本不重要。

《青蛇》這個老掉牙的故事被徐克用現代元素攪和了一番,卻別有一種風情。如夢似幻的媚情妖女、不甘寂寞的“第三者”、情義雙重的錚錚俠女,加上他的強項——眼花繚亂的特技,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群魔亂舞的寓意】

《青蛇》有一個富于象征性的開頭,為整部影片奠定了基調:法海在分不清是人是鬼的群魔亂舞中登場,俯視著眾生顛倒,悲憫地輕聲低呼:“人。”那狂亂的舞蹈、妖紅的煙瘴,象征著現實中妖氛的猖獗。

人在欲海中浮沉,在本能力量前毫無辦法,以種種方式自甘毀棄,既可鄙,復可憫,又無可理喻,只好以牛頭馬面的鬼怪面目出現。喻示:人的墮落,導致自己末日的降臨。法海一上場便顯露出執法者的身份,以大慈大悲為情懷,以維護秩序為己任,儼然神佛化身;但他自己何嘗沒有欲望的困惑呢?在他身上有神性,也有妖性的一面。越往后我們越能看到法海的秉性與他角色的矛盾。

這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這場面的狂亂沉迷,放縱恣肆,無力自遏,給人以世界末日的不可操縱感,是徐克心中危機感的投射。非理性的、舞蹈般的張揚,是全片表演、美術、攝影、剪輯的基調,也是節奏感的來源。

【人妖莫辨的警誡】

法海擒獲蜘蛛精,是又一場深具寓意的序幕:人妖莫辨,壞人偽裝隱蔽。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是妖。每一個普通的人或“神”,在他身上恒久都有人性、妖性兩種秉性光明與陰影的搏斗。從妖升華到人極難,由人蛻化為妖,卻往往尚不自知。當法海見色心動時,他離妖不遠了;當許仙戀色忘返時,他已經蛻化為妖了。

執法的嚴酷性,亦由此場景可見。法海對一個“無辜”——沒有顯著過惡的妖精堅持下手,寧枉勿縱,除惡務盡,看似嫉惡如仇,實則茍刻。是執法者必須泯滅感情的反映。但我們也感到他似乎多少有點抱歉——這是第一次隱約表現法海是個具有正常情感的人,這個嚴厲的和尚其實是仁慈的;只是因為執法者的角色、地位,他不得不壓抑著真情的流露。

矛盾就在這里。作為人與作為僧,在法海身上始終是難于統一的。仁慈與普渡眾生的佛性--教義與使命并行不悖,法海的悲劇在于他將佛性與人性對立了起來,把憐憫、喜悅、歡愛等正常情感視為凡心俗念的渣滓余燼,視為自己修為不夠、道行不純的表現,而強自壓抑。

香港電影《青蛇》(1993)的拍攝現場,導演徐克給張曼玉和吳興國講戲

由于感到自己達不到自己的要求,自己也不是完人圣僧,法海對一些“作惡”不是很深的妖物常懷一種不可告人的歉意,從而手下容情。為下文釋放蜘蛛精、不追究小青,收養白素貞和許仙的兒子埋下伏筆。

【鶯歌燕舞的啟示】

青蛇和白蛇進入紅塵,遇到的第一個場面便是一幅綺艷絢麗的行樂圖:河邊樓上,公子王孫在宴飲笙歌,縱情享樂。這既是南宋“西湖歌舞”的真實寫照,也預示著歌舞升平中的危機。

當代物質文明極度發達,與之伴隨的,是精神的淪落、文化的低俗,珠光寶氣,人欲橫流。巴比倫、羅馬的荒淫復現于今日,各種夜總會、大亨會館、俱樂部,形形色色的吸毒窩、群奸群宿的淫窟,充塞于途。在靡靡之樂、衣香肉光和毒品的煙霧之間,人類素質下降,走向物質繁榮下的滅亡。

同一場面青蛇、白蛇的不同反應,很能說明她們的不同追求:相對而言,白蛇白素貞對單純的人類情感更有興趣,尚貞節、尚專一,重信義,故注目點在書齋領學生搖頭晃腦的年輕俊雅的許仙;青蛇追求肉體快樂,對道德法則不感冒,不惜負義以逞,世俗的宴樂對她有無比的吸引力。故而她化身為比誰都風騷的艷舞女郎,跑到宴會上去戲耍一番。這無疑為正文兩姐妹分裂張本。

香港電影《青蛇》(1993)的拍攝現場,導演徐克給王祖賢講戲

其實學園并非凈土,你看那學子們不是受隔壁的誘惑,一個個心旌搖曳、情難自遏,而在那暗地傳情嗎?就是許仙自己又何嘗是什么古板的學究,不也感到了來自內心的欲潮洶涌、“切莫辜負青春好韶光”的召喚嗎?

事實上,本片的四位主人公:小青、白素貞、許仙、法海,都是糾纏于情欲的自苦者。法海清苦的修行,希冀護法滅心、乾綱重振。其實法又何從護,心又何能滅?以人力手段消滅無時無處不在的常存的矛盾,即使從佛教的哲學上來說,也是一定不可能的事。因此他們一兩遭受誘惑、與之掙扎,不過徒然自苦罷了。其他三位也作如是觀。--必須把握這一點,這是整部影片的哲學基點。

反映末世危機,有很多入手處:我們眼前,無政府主義、分離主義、性泛濫、毒品犯罪、暴力橫行,恐怖擴散。徐克正是從性入手,抓住人在理智與欲望之間的掙扎,借來古典神話的戲劇框架,以處理多角性戀結構切入,表達其電影作品中一兩表達的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對人類前途的憂慮。

【四角性戀與四元斗爭】

之所以說,徐克對白蛇傳說作了有特色的和具有經典意義的改編,原因主要在于:他選擇了四角的性戀的架構,展現了四元斗爭。

香港電影《青蛇》(1993)中國內陸DVD版封套

這種結構和爭斗與傳說、小說(包括馮夢龍的和李碧華的)、以往的戲曲和電影都不同。傳說中,害人的妖精白蛇、青蛇,與被害的許仙、除妖拯溺的法海成善惡對立的簡單二元結構;馮夢龍的小說中,向往人間幸福的青白蛇與許仙是同一陣營,跟破壞人家幸福的法海成二元對立結構,后世的戲曲和戲曲電影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結構;李碧華的小說中,青白蛇、許仙、法海各有各的個性和追求,彼此矛盾,但并無末世危機的意念。是徐克賦予了李碧華作品四角性戀與四元斗爭以哲學的原因,使這種四元結構具有了確定性。由種種結構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出中國人自我意識、個性意識、創作者主體意識等認識上的進步。

由于站在不同的思維角度和認識基礎上,我們不能說,徐克對以前的作品有什么超越;但是無疑,他為我們從古代神話傳說中發掘出了新的內涵和現代感覺,對我國的文化遺產和藝術創作是一種豐富。

多角性戀與多元斗爭,體現為下列幾組矛盾關系的交錯:1.白蛇、青蛇與許仙的愛恨糾葛,2.青蛇與白蛇的姐妹與情敵關系,3.法海與青蛇的互動關系,4.法海與白蛇的恩怨,5.法海與許仙的師徒恩仇。在白蛇、青蛇、許仙的性戀單元中,許仙是關鍵;而從整部影片來看,法海居于一個牽動各方的樞紐地位。

(一)白蛇、青蛇與許仙。白蛇、青蛇來到人間走一回的目的,是要享受作為人類最大幸福的異性情愛。帶著這一目的,她們一上來便對許仙施以有預謀的誘惑;而許仙受到經濟地位的限制,無法滿足內心最迫切的性需要,因此,對異性倒貼錢的條件優厚的誘惑,他的反應是一拍即合。

而且,他一上來,便在貌似忠厚老實之下,占白蛇之隴望青蛇之蜀。這一點,青、白二女心照不宣,為下方三角性角逐的伏筆。斷橋邊的一幕,風光駘蕩。長期被生活的窮困遏制的對異性的占有欲,一旦得到釋放,便死都擋不住,一切阻礙他行歡的熱力,他都厭惡。有一首《憶江南》詞摹許仙心態最是極恰:

西湖好,

紅雨斷橋邊。

只憑佳人同我傘,

誰倩老僧到客船?

“何日橋上見?”

當他毫不費力的做了白蛇倒插門的女婿,郊野別墅里的三人樂園,就成了人世的一個縮影;三人的性戀結構,實際就是以男性為軸心的人類社會結構。許仙一踏入這個結構,便在性權力的享受中迷失了自我。這是現實社會男性——人自我的迷失的寫照。

香港電影《青蛇》(1993)的拍攝現場,王祖賢、張曼玉和馬精武

盲道士(馬精武飾)是第一個從末世繁華極樂中聽出了衰亡之音的預言者,但他的清醒言辭換來的卻是無情捉弄與嘲笑。并且,他和他的弟子越是一絲不茍的賣力,越是顯得可笑。徐克設置這個角色不是為了讓觀眾看一個笑話。在法海掀起誅妖滅欲的滔天巨浪之前,盲道士是一個小序曲,給白蛇竭力營造的三人樂園的虛假平靜增添了狂亂,為山雨欲來制造了幾許緊張空氣。

在和睦的外表下,三人的斗爭糾纏一刻也沒有停止。白蛇對許仙只有愛,到了明知被騙被叛亦無怨無悔、之死靡他的地步。她這種癡情體現了女性將自身幸福過多寄托在與男性的愛情上的誤區。在白素貞身上,對愛的追求與對性的饜足很難分清。

與既往作品相比,本片中,白蛇同樣是個引人同情的角色。與她為幸福所作的犧牲比,許仙的背叛更顯得不可饒恕。最后,青蛇的確沒有饒恕他。

許仙為什么背叛?他對白素貞從最初起就沒有付出多少真情,或者毋寧說,他這個人身上壓根就不存在多少真情;對女人,他有男性的占有癖和優越感;對蛇精,他有作為人類的優越感。在愛

與性之間,青白蛇之間,在人妖之間,他并沒有站穩一個立場。這是他小市民與讀書人雙重的孱弱造成的。對他來說,女人越多越好,是青是白無所謂,是人是妖更無所謂,只要能滿足他對性不知饜足的追求、男人的占有癖;同時,最好自己什么都不用做。由于孱弱,他在一切重要行為上都處于被動狀態。后來他所以當了半天和尚,宣布與白蛇脫離關系,僅僅是這種關系給他帶來了一點兒麻煩,而且是在法海的逼迫下。許仙是一個不知自省的俗人典型。

青蛇沒有為愛所惑,以批判的眼光一眼看透許仙的男性本質;她在白許之間糾纏,不過受了欲望的驅動而已。最后,還是白素貞的犧牲與苦難激起她的同情,毅然向法海挑戰,并手刃了三人世界的叛徒、不配做父親的人。

(二)青蛇與白蛇。青白蛇不是簡單意義的情敵。白素貞、小青對愛與欲的追求,具有毀滅性的烈度,出自“妖”的迷情本性,印證了妖到人蛻變的困難;但也出自一種純潔美好的追求,一種天真坦率的情感,不是以蠱害人為目的。與她們相比,正氣凜然的法海在愛欲前的表現顯得猥瑣,豐神俊雅的許仙顯得卑鄙和低俗。

這使人相信,青白蛇是一種人類社會之外的原始力量,帶有質樸的風味;二人為許仙一度反目,爭奪的殘酷,折射的卻是人類占有行為的狹隘。試看,白蛇以生命為賭注折來千年靈芝,許仙一回過氣,馬上向青蛇示歡。這種不義,連妖精亦羞為之啊!這世界因縱欲而趨毀滅,與其說是青蛇白蛇造成的,不如說是法海許仙一類人造成的。

香港電影《青蛇》(1993)法國DVD版封套

白素貞與小青成為情敵,因為她們的追求和責任感不同。白蛇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種可以帶來安全感的幸福,一旦獲得愛情便試圖以家庭的形式穩定下來;在自己、小青、許仙三人之間,她希望各人遵守契約,使三角關系能作為一種符合倫理的可靠關系,給各人帶來安全感。小青就沒有這種追求,她保持著較多的妖性,不受人倫法則的束縛。沒有安全感,至親好友之間也沒有安全感,是白蛇小青反目的現實性悲劇意義。

(三)法海與青蛇。年輕精壯的法海對青蛇很有吸引力,嬌艷妖媚的青蛇對法海也是一個誘惑。他們之間關系,很像一部警匪片里的俗套:在抓捕過程中,警察和女賊產生了愛情。

遇上青蛇前,法海在一次參禪時,又受到妖物的性誘惑:那禿頭長尾丑惡的形象,實際上是法海心中欲望丑惡程度和膨脹到毀滅邊緣的外現。這已經很危險了,但青蛇的愛撫更叫他顏面掃地:水潭中,他命已成其掌中物的青蛇考驗他的定力。

青蛇像鯉魚一樣撫愛他的性器,結果,法海道行差點潰于一旦。這是法海事實上的破戒。說明任何約束力也超不過人類本性的力量,這是一種可喜現象——人畢竟無須以矯揉“勝天”;也是一種辛辣的諷刺,對執法者、當權派的嘲弄,對權威主義的蔑視。

 

(四)法海與白蛇。他們的關系在四元結構中最為單純,是一對執法者與犯法者的關系。兩者的分歧在于生活的選擇:白蛇認同自由原則,認為誰都有權利自由結合;法海堅持合法性,即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則和本分,維系社會成分與結構的穩定,這樣的生活才能為主流社會所認可。

這種理論的實質是:凡不被認可的,都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必須堅決取締。這一對關系的處理基本沿襲了傳統的觀點。

(五)法海與許仙。許仙的左右逢源,充分體現了人類的勾搭本性,色情,對異性的無限占有欲,簡直是這個男人(也是很多男人)的生命--他至死不悟。無論法海還是盲道士的“盛世危言”,對他一概毫無意義,快感是他唯一的意義。法海試圖從精神上啟發他,結果對牛談琴;名義上法海是他的導師,實際上許仙把法海看做仇人——妨礙他行歡的都是他的仇人。這再次證明了自然力之不可知,人脫離理性便離妖不遠;也說明了人類自我毀滅的根源--甘當自己欲望的俘虜。

四角糾纏充分表達了作者意旨,通過人在性問題上的沉迷和墮落,對人類境遇、人類本性作以觀照;通過“現在時”的表現,大致可以想見人類的未來走向。


【新生命在大洪水中誕生】

由于幾個欲望俘虜,尤其是許仙的執迷不悟,導致對抗一步步上升,終于以水漫金山的武裝活劇浩然終結。雙蛇與法海斗法中,山崩河溢,洪水猛妖下的蒼生,逐逝波而去,痛快淋漓地宣泄了觀眾在欣賞過程中積郁的罪惡感和憂悶。

這是對法海的進一步鞭撻:拯救反成就了浩劫。雖然沒有看出,法海對自己的行為有何悔意,但他加深了內心素有的歉意:自己的德行不足,自己的行為且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正是這種歉意使他接受撫孤的使命,將大洪水中誕生的人妖之子抱在懷中,全片也就在新生命帶來的希望中結束。

可以認為,這一結尾是徐克對他佩服的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羅生門》(1950)結尾的模仿再造,即:都用大雨大水來洗滌影片中表現的罪惡在觀眾心上造成的感受,都讓一個有罪的角色收養一個孤兒(《羅生門》是一個樵夫),來透露人性黑暗中的光明,人世邪惡中的希望。不過,因《青蛇》是世紀末人類處境的折光,作者的情緒遠比黑澤明憂郁,新生兒所代表的希望也遠為渺茫。

【王祖賢與張曼玉在《青蛇》中難分伯仲】

《青蛇》并非一部以王祖賢一個人為核心的電影,在李碧華的原著小說當中,第一人稱的敘述者是白蛇的妹妹青蛇。而在電影當中,張曼玉飾演的小青同樣是敘事的主要人物。

香港電影《青蛇》(1993)香港版海報

王祖賢在《青蛇》中將妖精應該的直接全部展現的淋漓盡致, 溫柔的一面,直接的一面,果斷的一面,加起來繪制成了一個完美的白素貞形象。

王祖賢演出了這樣的白素貞雖然和趙雅芝飾演的傳統型白素質氣質決然不同,但是在不同的層面都是無人能超越的。

可以看到王祖賢在《青蛇》中已經能熟知她的美麗長短:一直喜歡王祖賢,喜歡她嫵媚的眼神,沒有一個男人可以逃脫。而她不過是全片的配角而已。

但是她的表現卻不再女主角張曼玉之下。把那個抗爭命運與世俗的白素貞演繹地淋漓盡致,不帶一絲表演的痕跡。

其中的光彩卻都是遮掩不住的,這個女子無論在《青蛇》之前,還是之后,都再也沒有這樣似妖非妖、似仙非仙的極致表現了,只有在這里,她仿佛真的化身為千年前的白素貞,眉目如畫,嬌靨如玉,煮酒熨衣理藥打傘之類的尋常瑣碎事到了她手中,卻又偏偏生出許多嫵媚和淡雅,或衣袂飄舉于白露蒹葭之間,或豐肌玉骨于蘇衣重幕之后,或青衣窄袖于酒爐暖桌之前,淺笑間美目顧盼,柔語中輕挽秀絲,然后新月清暈,花樹堆雪,天下為之嘆絕。

當年香港《電影雙周刊》的封面例行宣傳上,是以電影《青蛇》(1993)中的王祖賢為主

演青蛇的張曼玉也算是一代佳人,那時又正值妙齡,正是嬌媚俏麗的好時光,可在劇中與王祖賢相較,雖也自有一番活潑嬌俏的好,但不免失之輕佻稚拙,而青蛇于幾處的纏綿魅惑,更是透出俗世的甜膩味,哪里及得上白蛇雍容不迫、柔媚中卻又帶著清靜空靈的絕代風華:一個姿態,一把扇子,一個扭腰,一眼嫵媚,一張期盼,一面等待,一行眼淚,一揮衣袖,一展姿態。

自如地在戲中運用長發、眼神、轉身、回眸、擺手、念白去觸及角色的魅力極限。如果說小倩是符合了觀眾心中的美麗印象,那么白蛇則是超越想象而生生地創造了一個絕色,就和徐克以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虛擬卻又令人嘆為觀止的世界一樣。

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具有反傳統的后現代風格。這使得王祖賢飾演的白素貞極難有深度拓展的空間。但影片《青蛇》最終呈獻的結果卻是王祖賢塑造的“白蛇”與張曼玉塑造的“青蛇”并駕齊驅,難分伯仲。

這對姐妹花在這樣一部口味濃烈、妖嬈出位、古怪非凡的影片當中為香港電影留下了永恒的經典女性形象。以往的《白蛇傳》對于白娘子的定位往往是一個典型的良家婦女,盡管她為蛇精所變化,但卻比絕大多數凡間女子更加懂得男尊女卑、相夫教子、從一而終的倫理道德。

電影《青蛇転生/青蛇》(1993)日本錄影帶版封套——很明顯王祖賢作為主打明星呈現在封面上,而張曼玉基本被無視(反觀國際DVD版的封套則直接以張曼玉在電影中的整張臉為主)

《青蛇》卻不大相同,在對于白娘子的人物定位上首先突出的則是她首先作為一個蛇妖的特性。一條蛇修煉了一千年來到人世之間,所為只有四個字:人之大欲。在情感方面,她老練、通透、豁達,既已超出生死,駕馭情愛自是游刃有余。

許仙,這個住在西湖邊上的年輕人,論年齡做白素貞的重孫都嫌太小,他之所以被選中完全是因為本分老實、容易相處。這里面的潛臺詞是男人都一樣,找個可靠一些的最好,這是典型的熟女特征,對待情感可以做到從容不迫,帷幔之中的熱情似火有了極強的自娛成分。女性并非是在奉獻自身,而是在貪婪地攫取天賜的歡愉。

當年拍攝《青蛇》時,26歲的王祖賢無論身體還是精神都恰好處于與角色極為契合的時候,演員這個職業往往如此,演技好壞有時候是最不關鍵的事情,在特定的時候遇到特定的角色,天時地利人和就可以成就藝術的最高峰,而通常這個高峰又是絕對無法復制的,因為時間一往無前,昔日永遠無法重來。

也許是長期出演此類以“鬼神奇聞”為表現內容的影片的原因,王祖賢的個人思想情懷也發生了微妙但卻直逼本質的變化。在一些訪談當中,我們發現她更多的在注重人內在的氣場、生命的變化無常、命運因果的玄妙等等極具宗教色彩的話題。

而她本人,也成為了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在冰原雪山之中尋覓生命的真諦,是這個暗自而迅速地經歷了人生大喜大悲的女人做出的抉擇。《青蛇》的國語版主題歌是由黃沾詞曲、辛曉琪演唱的《人生如此》。

飄渺簡潔的曲調,含義深遠的歌詞似乎都在為王祖賢的人生作一背景。實際上,《青蛇》之后,王祖賢大大減少了接拍影片的數量,尤其是鬼片,自從1993年以后就再也沒有接拍過。王祖賢身上的那種虛無縹緲的氣質已經內化,融入了她的靈魂之中,她不需要再將它拿出來與人分享,她已經在心中構建了一座秘密的花園,將之深深隱藏。

【改編與重拍的得失】

《青蛇》縱然不是對以往各種文本的超越,至少是徐克對他本人創作的超越,對靈異片和特技運用的超越。

高度風格化、隱喻化、寫意化是本片是顯著的風格。群魔亂舞、酒色爭逐的瘋狂,許仙與青白蛇攤牌時周圍景物的變異,大塊紅色、黑色的渲染,“你們都是蛇變的”掌臂扭曲的夸張手勢,水漫金山、眾老僧敲斷木魚錘的過火,乃至青蛇、媚眼柔腰的惺松做態,都是在整體營造一種妖異的氣氛,營造一個鬼蜮的世界,強調末日將臨的危機感。使人強烈感受到人類非理性作樂的自我毀滅,妖性逼迫下人性的淪喪、人的自我的迷失。

香港電影《青蛇》(1993)中”昆侖巔“青蛇勾引挑逗法海一節攝于香港郊野公園新娘潭,此處雖占地不大但溪水三疊而下匯聚成池別有風情,亦是學生旅游熱點。誰知當日氣象局掛起一號風球,徐克堅持搶拍張曼玉懷抱數丈假蟒在浪中翻騰的鏡頭,雨后積水太深Maggie滑倒沒頭嗆水被嚇哭,原來她畏水卻不說

這種整體造境手法,可說是一種電影的狂草,一堂視覺的交響樂,是電影詩學中的賦,有力張揚了氣勢。至于構成種種隱喻的比興手法,更比比皆是,如宴飲、孕婦、三角戀,都在借一物引起所欲詠之物。本文即是發本片之覆的“索隱”之作。盡管本片極有新意,卻與傳統的單線思維相悖。人們的思維早已被定形,只接受:法海與自由戀愛者的二元對立;而本片的實際主題是:理性的藝術家對人類瘋狂縱欲的非理性行為的寓言式批判。

忽略人們看電影的最普遍、最基本要求:欣賞一部有情趣的情節劇,使思想載荷過于復雜和沉重,是本片的第一個缺陷。公眾(即使李碧華)對人類命運,或資本主義文明的末日很少有什么興趣,與電影作者很難溝通。這是影片不能被廣泛接受的第二個弱點。徐克是個自信有時到了剛愎地步的作家,在這部片子里簡直根本沒想過與觀眾溝通。

 

因而,本片的思想和主題是非常晦澀的。觀眾希望看電影獲得娛樂,受到某種開朗的、樂觀的、明確的精神啟發或教益;而本片由于世界觀的問題,作者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樂觀的答復,反而在末日危機前表現了無力感,這是影片不能與觀眾共鳴的第三個原因。表現手法上,本片過于超前,特別是妖氣彌漫,手舞足蹈,在生理上使人極度不快,這也是難以為人接受的因素。最后,要補充說明,此片1993年大陸公映版本是在關鍵處作了刪節的,如竹林孕婦和洞穴長尾人形母獸,在影院中看時,身邊老師和同學大呼不懂,這也難怪。審查當局的膠片剪就有如此妙用。

 

多虧李碧華的故事新編,讓一個已經落俗的傳說有了新的意味。許多年一直充當主角的白蛇依然是主角,而壓抑了多年的青蛇卻亦吐氣揚眉,與白蛇并駕齊驅,甚至于,這部電影是從青蛇的角度進行敘述的。盡管,在這電影中,他們依然重復著那些我們都了然于心的情節,但在骨子里,她們已然回不到從前了。

從嚴格意義上說,徐克的電影《青蛇》與古代傳說、與李碧華的小說《青蛇》關系都不大,自成一部極端作者化的電影;其中蘊涵的豐富思想,是此前任何以《白蛇傳》為題材的作家作品都不具備的,達到了香港電影罕有的哲學深度。

作為一部重拍片,如果只從“重拍”這個角度衡量是否成功,那么,它應該利用時代所賦予的新的歷史條件,像成功的前作(1980年大陸戲曲片《白蛇傳》、1959年日本動畫片《白蛇傳》)一樣,設法與隨時代共同進步了的觀眾取得新的、更大的共鳴。用這個標準看《青蛇》,它顯然是不成功的,英國的肯尼思·布拉納 Kenneth Branagh“舊瓶裝新酒”要比徐克圓滑老練得多。

但成功的重拍片拍得再多,與觀眾作了很好的溝通,像《瑪麗·雪萊的弗朗肯斯坦/科學怪人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1994)等等,也無法擺脫它前作成就的陰影;而徐克的貢獻,正是為我們提供了與任何前人不同的、新的只屬于他個人的青白蛇傳說的文本,使我們看待文化遺產有了新的、不同的眼光。

香港電影《青蛇》(1993)電影原聲碟的封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時隔20年,再看徐克的《青蛇》,才懂得小青和法海到底經歷過什么
《青蛇》:人間愛恨情癡,是靈魂的狂熱,也是宿命的輪回
《青蛇》上映27年,張曼玉王祖賢情路坎坷,“許仙”與妻相守42年
張曼玉與王祖賢出演的電影為什么叫《青蛇》而不是《白蛇》?
拍情與欲,這片30年來無人超越
鬼才導演徐克的曠世奇作,電影《青蛇》深度解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盐池县| 右玉县| 张家口市| 内黄县| 武邑县| 讷河市| 夏河县| 沾化县| 天气| 莆田市| 防城港市| 柯坪县| 阳高县| 盐城市| 沁阳市| 资源县| 瑞丽市| 大安市| 萝北县| 郯城县| 通山县| 惠州市| 宜州市| 汝城县| 衡山县| 资兴市| 东平县| 滨州市| SHOW| 南开区| 西城区| 晋城| 宁河县| 洛浦县| 尖扎县| 呈贡县| 海南省| 太和县| 龙岩市|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