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報道顯示,一名11歲的女孩,因為誤服了媽媽治嗓子疼用的山豆根水而出現腦中毒。那么,這個山豆根是一味怎樣的中藥?為什么會具有如此大的毒性呢?
山豆根中毒真實案例
首先,還原一下事情的細節。第一,這位媽媽泡的山豆根茶是用來治療嗓子疼的,據報道用量約為50g。這一用量,遠遠超過2015版《中國藥典》所規定的3-6g,超量倍數接近9倍。第二,山豆根是哪里來的?報道中沒有交待。但大概率是自己從藥店或藥材市場買回來的。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中藥飲片均按照處方藥管理的規定。第三,為什么要選山豆根?因為想治療嗓子疼。嗓子疼就一定要用山豆根嗎?顯然不是,《中國藥典》記載了很多能夠利咽、治療嗓子疼的中藥,例如板藍根、牛蒡子、胖大海等。
山豆根(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這個藥害事件的發生原因,不合理用藥首當其沖,誤服誤用是次要的。即使是成年人,也不應該單次單方服用如此大量的山豆根!
那么,山豆根究竟有多毒呢?
第一,這是一個有毒中藥。我們反復強調,中藥里面有一部分偏性和毒烈性比較大的,無論是藥典還是教材還是歷代本草,都會標注為有毒中藥。山豆根就是這樣一味有毒中藥,與制草烏、生半夏、馬錢子、朱砂、附子等一樣。有毒中藥的使用,一定要遵循嚴格辨證和嚴格用法用量的原則。
中國藥典山豆根
第二,根據《中國藥典》,這個藥的日極量很小,只有6g。什么概念呢?剛才我們說到了另外一些有毒中藥,比如制草烏。制草烏的劑量范圍是多少呢?根據藥典記載是內服1.5-3g。再比如生半夏,生半夏的劑量范圍是多少呢?內服3-9g。所以,山豆根雖然很少被提及,但是毒性潛力與常見毒性中藥基本差不多。
中國藥典
第三,根據現代研究,山豆根里面的毒性成分是生物堿成分,目前包括苦參堿和金雀花堿。其中,苦參堿還是山豆根已經的有效成分。由于這兩種生物堿具有興奮膽堿能自主神經系統的作用,中毒后可以表現出惡心、嘔吐、腹痛、興奮、驚厥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