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總要與身邊和周圍的人打交道,這就是所謂的處事,在處事方面,說得具體點些就是與同事處事,與同學處事,與朋友處事,與鄰里等處事,只有將這些關系處理好了,人才活得輕松快樂,才有益于工作進步,才有益于身體健康,才利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在處事方面對于大多人來說,都是想處事大方些好,只有如此關系才處理得融洽,可是事情并非想象得那么簡單,有人說:一個人要真正為人處事皆大方,至少要具體3個條件,一是要有充足的精力;二是要有充足的金錢;三是舍得將精力用在交際上。只有在這三個方面舍得投入本錢,才能將關系處理得大大方方。但我認為即使具備了這三個條件也不見得真正就能處世好了。事物都是有辯證觀的,作為現實中的人,要與人打好交道,共好事,處好世,關鍵還是在于做一個好人,這是處好事最重要的條件。
一是對人要真誠,說真話,講實話。為人處事除了一些經濟方面的來往要平等之外,還有就是平時一些與人的接觸,這就需要對人真誠,不虛偽,不說假話,不講套話,尤其是同事之間,每天都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更要以人為善,相互關心,真誠相待,和諧相處,有了這樣的真誠,就不會發生矛盾和隔閡了。
二是為人要善良,不損人,不利已。為人處事要大方,這個大方不是說話有底氣,擺出什么大姿態;也不是吃飯看誰掏錢快,而是為人要善良,要厚意,不要驕傲自滿有盛氣,總是當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工作總是斤斤計較,干事情總是想點別人的小便宜;不要議論人,不要揭別人的短處,不要看別人的笑話,不要做有損于同事、同學的之間的事情,一句話,做不損人不利己的人,如此,就會有善報,也會有福報。
三是做厚道人,能吃虧、能寬容。現在是市場經濟,雖說人與人之間同在一個單位,曾經是同學,可是幾年不見,在經濟方面也許就會有了很大的差距。人能吃虧,不僅僅是指經濟方面的吃虧,尤其是同事之間在工作上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有時工作量也許會大一點,事情做得多一點,但不要抱怨,更不要埋怨,要任勞任怨,同事一場不容易,只有如此“大方”,才能受到同事的尊敬和好評。同時,對別人的不當的議論要寬容,一笑了知。現實就是這樣,做厚道人表面上是吃虧,但最終都會有福報的。
現在有一種誤解,以為處事大方,就是吃吃喝喝要大方,就是舍得掏錢要大方,其實,這并不是處事的真正根本。處事大方的根本就是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看淡人際,不爭名奪利,不損人利己,不以自我為中心,做真誠人,做老實事,盡職敬業,做好自己,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真正有人緣,與人處事關系才會融洽。相反,有不少人總喜歡搞吃吃喝喝,拉個人小圈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樣人實際上就是損害了大多人的利益,如此所謂的大方人,往往與眾人的關系處理得并不融洽,這就事物的辯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處事的王牌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