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里名字類似但功效有異的例子太多了,今天再來說一段,舒肝和胃丸、舒肝健胃丸和舒肝平胃丸的異同點。
舒肝和胃丸(圖片來源于網絡)
舒肝健胃丸(圖片來源于網絡)
舒肝平胃丸(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名稱上看,這些中成藥都能夠“舒肝”,并且肝胃同治,一方面治肝,一方面治胃。不同點是,治胃的方式不一樣,有的是和胃,有的是健胃,有的是平胃。那么,不同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嗎?
我們直接來看這三個中成藥的組方配伍。
舒肝和胃丸
:由13味中藥組成,包括香附(醋制)、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白術(炒)、陳皮、柴胡、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檳榔(炒焦)、烏藥。舒肝健胃丸
:由15味中藥組成,包括柴胡(醋制)、香附(醋制)、香櫞、檳榔、牽牛子(炒)、青皮(醋炒)、陳皮、枳殼、厚樸(姜制)、檀香、豆蔻、延胡索(醋炒)、白芍(麩炒)、雞內金(炒)、五靈脂(醋制)。舒肝平胃丸
:由7味中藥,包括厚樸(姜炙)、陳皮、枳殼(麩炒)、法半夏、蒼術、甘草(蜜炙)、檳榔(炒焦)。中藥組方配伍決定功效
先忽略炮制品差異,從藥味比較角度看,舒肝和胃丸與舒肝健胃丸有5個中藥相同,分別是香附、白芍、柴胡、陳皮和檳榔。舒肝和胃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佛手、木香、郁金、白術、廣藿香、炙甘草、萊菔子和烏藥。舒肝健胃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香櫞、牽牛子、青皮、枳殼、厚樸、檀香、豆蔻、延胡索、雞內金和五靈脂。兩者相比較,舒肝和胃丸增加了較多健脾燥濕的中藥(白術、廣藿香、炙甘草等),而舒肝健胃丸增加了較多的活血止痛的中藥(延胡索、檀香、五靈脂等)和通便導滯的中藥(牽牛子、枳殼、厚樸等)。那么,這就是這兩個中成藥的功效側重點。
反映在說明書上,舒肝和胃丸說明書功能主治提到的“食欲不振”,舒肝健胃丸說明書功能主治提到的“導滯和中”、“胃脘脹痛”、“腹脹便秘”就分別是它們的功效側重點。簡單來說,如果是便秘和胃脘痛比較明顯的患者,建議選舒肝健胃丸。
胃脘痛和便秘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舒肝平胃丸。舒肝平胃丸由7味中藥組成,藥味最少,但是其中的蒼術、法半夏和甘草,走了健脾燥濕的思路(類似于舒肝和胃丸);而其中的厚樸和枳殼,走了理氣消脹的思路(類似舒肝健胃丸),所以屬于兩邊跨,但是兩邊作用都不強。同時需要注意一點,舒肝平胃丸根本沒有用柴胡、白芍、香附、木香這樣的經典入肝藥,所以,它舒肝入肝經的作用并不強,全方的側重點在于“胃”而不是“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