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今天一位年輕的朋友給我留言,所提出的問題,說他在店里準備做一道鹵雞,聽說有一個“要想燒雞香,8料加老湯”的說法,想問問是哪八種料?如何配比才好?
這句話我自然聽說過,這個問題我也琢磨過,而且專門就這8料加老湯做過實驗,但我的目的并不是想去破解人家著名燒雞的配方,或者想去模仿誰,只是覺得每一句流傳下來的俗語,可能都有他的道理,只想看看其中的原理在哪里?
借今天朋友提問的這件事,說說我個人的一點心得,就是“一個草根美食愛好者的個人體會”,沒有任何去論對錯,爭高低的意思。
我雖然喜歡玩兒配方,但也沒定位的那么高大上,就是做一個個香料游戲,其意義和象棋,軍棋,斗地主差不多,因為美食原本是件快樂的事!
關于雞這類食材,我做過很多配比實驗,從3種、5種、7種、9種、11種、15種、18種全都做過,以前的文章也給大家分享過很多配方,實驗后找家人朋友們試吃,然后記錄總結,實踐出真知,還是有些體會的。
八角茴香、 香香草和肉桂在木板表面上的特寫
8料加老湯的說法,從什么時候流傳下來?也沒必要去考證,但它應該不是我那位年輕的朋友所問的“到底是哪8料?”,因為它不止是一個配方,而是一種方法,換句話說,8料也是一種配伍方式。
古籍上那些經典配伍方式,實際上都有著它的數理涵義在里面,它所描述的不只是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場效應”的創建方法。
以古籍所記載的兩種經典配伍方式為例,1君2臣3佐5使,實際上是太極、陰陽、三才、五行;而1君3臣9佐使,是太極、三才、九宮,都是數理的變化方式,總體效果是一個“味以行氣,千變萬化”的場。
而“8料加老湯”,我們也可以這么理解,8這個數字,從數理來說屬于“坤”,有渾厚、承載、層次、傳承等意義,與老湯的概念相配,表達的是一個可以世代相傳的配方的“場效應”,而8種香料的組合,在那個食材普遍優質的時代,已經是很多了,是個完整的商業配方。
幀組成的香辛料對木材、 茴香、 桂皮、 胡椒、 月桂樹
8種香料鹵雞的配方,我這里有兩個,可以先給大家看看,來源于我手頭的老菜譜,原樣抄下,其標題也是某種傳統鹵雞的配比,是啥不重要,也避免某些爭執:
1、鹵50公斤雞,桂皮100克,大料100克,白芷100克,陳皮100克,花椒25克,草果25克,丁香15克,肉蔻10克;
2、鹵25公斤雞:八角30克,桂皮30克,良姜30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陳皮10克、草蔻5克,砂仁5克;
一種是4君4臣,一種是3君5臣,雖然配比不同,我們卻可以看到鹵雞常用的一些香料的共性。
下面說說我實驗的兩個8種料的方子,從我個人體會,我還是認為君料只能有一個,目標才明確,層次才分明,試想如果有3個皇帝下命令的話,是不是會很亂?
至于君料的選擇,雞鴨的屬性為“巽”,領頭的香料應該與它們相合或者相生,才是協調的前提,以此衡量,八角、桂皮、白芷、白蔻等都符合這個標準,但考慮我們的口味習慣,我們還是首選八角和桂皮等。
而8的配伍方式,我們可以按數理規則設定為1-2-5,也就是太極、陰陽、五行,這是個相對完整的結構。
我們先根據經驗設立一個大的范圍,雞肉常用的香料是:桂皮、八角、良姜、白芷、草蔻、白蔻、陳皮、草果、小茴香、丁香、砂仁、花椒、肉蔻,加上西方用的胡椒和芥菜籽等,也不過十幾種。
從中根據不同的味型做出兩個配方,這是我試驗過的,口味都不錯,只是特點略有區別。
1、桂皮20克---白芷10克,良姜12克---八角8克,小茴香6克,砂仁6克,陳皮6克,丁香1.2克;
2、八角16克---白芷10克,白蔻10克---花椒7克,良姜6克,草果6克,山奈5克,丁香0.6克。
這就是今天給大家探討的8味鹵雞的配方,說明一下,并不是說我做的兩個就比人家的好,只是幾種不同的思路和風格而已,大家感興趣從中找自己需要的,能對您有所助益,就是我的心愿!
自然門美食e道哥 一個喜歡玩兒配方的草根美食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