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遁世,著書經典
老子為何要叫老子?他母親孕育他八十一年是一個原因,而他出生時頭發胡須都已經白了是另一個原因,故名老子。老子一出生就八十一歲也是“道不言壽”的源起。包括佛陀在內的人都是有來有去的,而老子何時而來說不清楚,何時去也說不清楚,只知其256歲西出函谷關,不知所蹤,得到考證的是,老子曾經做過周朝守藏史,也就是中央圖書館館長。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拜過七十二位老師,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師就是老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以禮樂治天下”,誰知禮?最能說得上話的就是老子,所以孔子拜老子為師,學的是周禮,得到傳承之后,孔子才開始以禮樂治天下。隨后孔子第一次打破了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的傳統,提倡“有教無類”,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孔子在向老子求道之后深受震撼,曾說過一句對老子極高贊美的話,大概意思是“我知道鳥在天上飛,也知道魚在水中游,更知道走獸在地上走,但我不知道傳說中的龍在哪里……老子,其猶龍乎!”這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孔子對老子的贊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孔子拜見老子之時,老子的弟子曾經問過老子對孔子的看法。有什么看法呢?老子認為孔子像麒麟一樣,非常高、美、晶瑩剔透,是德之至者。
在民間有一個“紫氣東來”的吉祥說法,傳說,當時也就是東周之時函谷關令尹喜,在現在的終南山樓觀臺夜觀天象發現“紫氣東來”,他精通天文,知道有大圣人將西行,于是在函谷關設香案等于此地。果然,七日以后見一老者騎青牛飄然而來,此人便是老子,他攔住老子,要老子留下真經方能出關,于是老子留下了世傳的《道德經》5000言,然后騎牛西去不知所終,傳說這年老子256歲,這就是“紫氣東來”的傳說。
青羊宮傳道
老子西出函谷關后留給后人兩個傳說,一個是成都青羊宮的來源,相傳尹喜得到整個法門的真傳后,詢問老子說修行后需要應證時如何找到他,老子回復說“三年以后你到成都,我的坐騎青牛到時候會化成一只青羊,并具有十二種動物的特性,你只要遇見它,它就會帶著你來見我。”
三年后尹喜到成都尋到青羊,并在青羊的帶領下去到了一個上百世都在行善的家族中尋找老子。這家人因積累的陰德讓世間所有人甚至是神仙都沒有資格成為這家的子孫,因此在這三年間作為太上老君的老子就化成了這家的小公子。尹喜在青羊的帶領下來到此處說要尋找青羊的主人,聽到的人都認為極其可笑,但同時也跟正在玩耍的小公子說“公子,有個人說是你的徒弟,帶著青羊來拜見你。”尹喜見到小公子后,立馬叩頭行禮,隨即老子真身顯現,傳道后舉宅飛升,就是現在的青羊宮。
另一個是道教內部的傳說,有一部經典叫《老子化胡經》,說的是老子西出函谷關后到了印度,度化了一個太子,是誰呢?就是釋迦摩尼。有些好玩吧,不過宗教的東西我一再講,不做真想,不做假想,所以到底是不是真有此事也沒必要考究。
“道家思想能夠沿襲千年絕不是偶然。
下期“陽明悟行學宮”將繼續與您分享“從《道德經》悟人生大道三《道教源流,黃帝之學》”我們下期見!
陽明悟行學宮原創,歡迎分享;如需轉載需聯系作者授權
圖部分來自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