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就業大環境中,學士學位持有者的薪資比高中文憑持有者高84%——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會有顯著增加!
這點給追求教育投資回報率的留學家庭極大鼓舞!原因在于,好大學的文憑很大程度可以輔助學生在未來創造更多財富。
但是!有專家指出:
有些學士學位的價值正逐漸消失!
在過去兩年,部分專業畢業生年薪增長不足1%,仍在50,000美元左右浮動;超過20%的學生在畢業10年內從事著并不需要學位的工作;一生中,收入高的大學專業會比收入低的大學專業多賺340萬美元......
這些數據,為猶豫選專業的準留學家庭拉響了警報!因此,從未來就業角度考慮,棕櫚君認為大家有必要了解——
ZipRecruiter
最令人“后悔”的大學專業Top 10
美國在線就職平臺ZipRecruiter對5225名本科畢業生進行調查,結合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就業資源等因素,整理匯總了【最令人“后悔”的大學專業Top 10】!
接下來,趕快查看你心儀的專業表現如何吧!
10
建筑學
后悔百分比:21%
后悔原因:科技逐漸取代人力,崗位銳減
早在2019年,美國就業網站Best Colleges就曾透露過:美國失業率最高的專業是建筑專業,高達13.9%。
面臨美國制造業和建筑業持續低迷的窘況,有高達21%參與調查的大學生表示“后悔入坑建筑學”!
其實,建筑學是工程和管理學的結合,專業有4年制和5年制區分,讀5年制能較快獲得從業執照,如果是名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會大大增加。
比如,圣母大學就是為學生提供嚴格且極具特色的的5年制課程:大一和大二學生主要學習建筑史和基礎知識;大三學生需要在羅馬學習交流一年;大四學習的重點為美國地區和傳統建筑形式;第五年則主要用于論文寫作。
圣母大學的建筑學主要分3個學習方向:建筑實踐與企業(Architecture Practice and Enterprise)、家具設計(Furniture Design)、保存與修復(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每個學習方向都非常注重實用性和設計,因此需要學生掌握素描和手繪技能。
2020年,圣母大學該專業畢業生年薪中位數達到55,200美元,為全美最高。
9
農業
后悔百分比:24%
后悔原因:就業難
提到農業,就不得不提到以農工學院為特色起家的“藤校”康奈爾大學!
康奈爾的農業專業涵蓋了從經營小型有機農場到管理全球公司的所有領域。
必修的核心課程包括可持續農業實踐(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園藝學(horticulture)、土壤科學(soil science)、作物科學(crop science)、害蟲防治(pest control)和商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等。旨在發展不同農業主題的學習,專注于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意識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合理使用。
在就業方面,學校豐厚的實習資源為學生們提供了積累實踐經驗和展現領導才能的機會。
因此康奈爾農業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還不錯,很多校友在企業擔任重要職責,如作物顧問、農業企業銷售經理和營銷專家等,年薪中位數高達73,300美元。
8
哲學/宗教/神學
后悔百分比:24%
后悔原因:無用武之地
毋庸置疑,大部分中國的準留學家庭對于宗教和神學是有誤解的,甚至認為學這類專業就是搞封建迷信。
但事實上,宗教學和神學專業并不是研究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基于信仰、歷史和教條的角度研究不同宗教的教義。
不少宗教性質的大學,如U.S.News全美綜排Top 19的圣母大學、Top 23的喬治城大學都將宗教學和神學納入核心課程,供在校生修讀。
不過由于專業太過于小眾,尤其對大部分無宗教信仰、壓根未考慮做神職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的確沒太多用武之地。
而關于哲學專業,202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哲學畢業生薪資中位數全美最高,達到63,600美元。
賓大哲學學士學位課程提供4個不同的研究方向:人文哲學、哲學與科學、政治與道德科學以及哲學概論。
據棕櫚君了解,在賓大攻讀哲學學士學位的學生可以在海外留學機會、社區服務、在費城為職業發展中心的實習、校內學術指導等方面受益頗多。
7
視覺/表演藝術
后悔百分比:25%
后悔原因:就業難,壓力大
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是兩個很大的藝術范疇。
視覺藝術包括圖形藝術(Graphics Art)和藝術(Fine Art)兩大類。圖形藝術通常指與商業有關的繪畫藝術,如為公司、商店設計廣告;
藝術則是以自我欣賞為目的的藝術創作,藝術品可拿到博物館展覽,也可公開拍賣。藝術品包括繪畫、雕塑以及木刻、木雕、石刻、石雕等。
表演藝術包括舞蹈、戲劇與舞臺藝術等。除了學習相應的表演藝術外,還要學習藝術史、導演、文學、藝術批判、燈光、服裝設計、劇本寫作、藝術管理等。
6
種族/區域/歷史研究
后悔百分比:26%
后悔原因:就業難
種族/區域/歷史研究是一個跨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學術領域。
以種族研究為例:它通常設置在不同院系部門。會根據不同的主題展開教學,比如:批判性種族研究、比較美國文化、民族學、美國研究與族群等。
這類專業學生在畢業都面臨相同的難點:就業難!想要獲得事業上更好的發展,需要獲得更高的學位。
5
傳播學
后悔百分比:27%
后悔原因:太一般
傳播學研究的是現代社會的種種信息與思想的交流方式。
學生主要學習政治、歷史、宗教演講、影視評論,評估媒體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傳播媒體對道德倫理的探究。
202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該專業畢業生獲得最高年薪中位數為49,400美元。
在賓大,學生必須完成34個課程單元才能獲得由文理學院授予的傳播學學士學位,并且享受十分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實習、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研究、選擇量身定制的選修課或出國留學。
4
社會科學
后悔百分比:29%
后悔原因:沒有讀研/讀博或未獲得相關執照,就業難
社會科學是一個涵蓋廣泛的科學,包括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歷史學、人文地理學、政治學、心理學、公共衛生學和社會學等。
根據GradReports(第一個使用美國教育部公布的學生收入數據,對大學進行綜合排名的出版商曾)發布的數據:經濟學年薪接近90,000美元,大部分社科專業平均薪資穩定在55,000美元的水平。
拿哈佛大學的社會學為例,該校社會學畢業生年薪中位數全美最高為53,800美元。
哈佛大學為有興趣研究人類關系和組織架構的學生提供社會學學士學位。社會學入門課程包括政治社會學(Political Sociology)、組織社會學(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等。
選修課多種多樣,包括社會活動(Social Movements)、全球視野下的難民(Refugees in Global Perspective)、社會學中的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ology)、環境與不平等(Environment and Inequality)等課程。
3
教育學
后悔百分比:31%
后悔原因:工資低、工作滿意度低、就業資源有限
眾所周知,美國是教育大國,以其獨特的教育系統享譽世界。但萬萬沒想到,有31%的學生非常“嫌棄”教育學專業,為就讀而感到后悔!
美國大學的教育學屬于比較典型的交叉學科,包括新興的教育技術、教育政策、教育經濟學、教育心理學、國際教育發展、高等教育管理等專業。
涉及了眾多技術、經濟、管理、國際關系等專業知識,真正做到了集文科、社科、理科和工科知識于一體。
也因此,教育學并不是文科生的專屬,理科生也可以進入教育學院進行學習。比如UC系大學就提供了Math Education、Physics Education等專業,非常適合理科生。
在課程設置上,學生在大二前學習教育通識等基礎課程。大三、大四主要學習專業教育和教育實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專業教育和教育實習這類課程,不同院校和不同細分方向會有很大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大學、布朗大學、范德堡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以及威廉瑪麗學院的教育學非常強勢。
但在就業方面,本科畢業生就職比較局限,且薪資水平一般,大約只有46,000美元。
2
自然科學
后悔百分比:35%
后悔原因:沒有讀研/讀博或未獲得相關執照,就業難
自然科學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學科門類。比較主流的專業包括生物&生命科學、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天文學等。
其中,生物&生命科學、數學、統計學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較大,但收入卻不太樂觀。
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物理學、天文學等本科畢業生市場需求較小,學生獲得碩士學位或者攻讀博士會有更好的發展。
1
英語/外語
后悔百分比:42%
后悔原因:就業資源有限
英語/外語專業首當其沖,成為最最最令人后悔的存在。在接受調查人群中,42%的學生因該專業就業資源有限而懊悔選擇它!
英語/外語專業通常隸屬于美國大學的人文部門或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學院中。
大學針對這兩項專業的教學,并不是只關注語言本身,如詞匯、語法和文章結構等。而是把語言作為切入點,進一步研究各國的文化、文學、藝術、政治、歷史、宗教、社會和經濟等,會穿插大量寫作相關的作業內容。
拿哥倫比亞大學的英語專業舉例:哥大的英語與比較文學系提供英語文學學士學位。課程主要圍繞三部分構成:文學史、文學體裁和地理學。
具體課程有近現代歐洲文學與科學(Literature and Science in Early Modern Europe)、小說藝術(The Art of the Novel)、印度英語寫作(The Art of the Novel)和美洲戲劇效果(Theaters of the Americas)等。
在就業方面,英語/外語專業學生就職行業非常離散。有從事管理、藝術、寫作、編輯、娛樂、公關方面的工作,也有從事教育、保險、銷售、金融等工作。不過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并不會給人專業“不對口”的感覺。
但尷尬的是,這類專業的畢業薪資非常低。比如在英語/外語方面比較強勢的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萊斯大學、圣塔克拉拉大學、巴納德學院、威廉姆斯學院等,畢業生最高年薪均未超過42,000美元。
看完以上內容,其實棕櫚君想說,選專業是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技術活。對于某個專業是否適合自己?以及自己是否會后悔選擇某個專業?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分析。
不過,根據棕櫚君多年經驗總結,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選專業往往更加穩妥,幾乎不翻車!
兩大維度,確保選專業不翻車!
維度一:
認識自己(向內探索)
興趣因素
興趣是否能轉化為專業?
對于準留學生而言,興趣愛好是影響專業選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舉個例子,有些學生認為CS專業非常熱門,就業需求大且前景好,所以把它定位Dream Major。一旦忽略了自己對CS專業不感興趣的事實,即便被錄取想學好是非常難的。
另外,還有些學生誤把興趣愛好與目標專業強行掛鉤。即自己很喜歡畫畫,就決定學繪畫專業,但沒考慮到學習藝術類專業,還需具備一定的天賦、特長以及藝術鑒賞能力。最后發現學不進去,畢業難......造成了時間和金錢的double kill。
因此,棕櫚君建議:大家選專業時可以從興趣出發,但要確保興趣演變成專業后是否有足夠的動力支撐自己完成學業!
性格因素
專業和自己性格是否相符?
在某些特定的專業中,性格因素非常重要。
比如:商科要求學生有比較強的人際較往能力;市場營銷要求學生比較主動、活躍和外向;酒店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善解人意、熱情活潑......
面對這些專業,如果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無論是在將來入學或就職,或許會感到非常不適應。
背景評估
課程和課外活動的吻合度?
維度二:
專業因素(向外發散)
課程設置
理論or偏實踐?
查詢課程設置,也是判斷自己是否適合該專業的方式之一。
喜歡偏理論還是偏實踐的課程?一探官網便知究竟!針對某專業,大家可以去學校官網搜索課程種類,以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為例:
(圖源CMU官網)
就業前景
畢業后的職業發展如何?
多角度了解目標專業畢業后的職業發展問題,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比如上文提到的英語、自然科學等專業就業難;也有廣為流傳的學金融不愁就業,學CS的科技名企搶著要......
所以,在確定一個專業前,要帶著未雨綢繆的態度,設想一下自己畢業后的職場出路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