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口齒科疾病常見癥狀之一,無論是牙齒或牙周的疾病都可發生牙痛。多由風寒、風火客襲,胃火上蒸或虛火上炎所致。
診斷依據
1、牙痛為一癥狀,臨床以牙齒疼痛為主要癥狀。
2、牙痛可時痛時止,或持續數日,多伴有牙齦紅腫,但亦可無牙齦腫痛而僅見牙痛。
辨證論治
1、分證論治
(1)風寒牙痛
【證候】牙齒疼痛,遇熱痛減,遇冷則甚,口淡不渴,牙齦淡白或淡紅。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止痛。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麻黃9g,附片6g,細辛3g,白芷12g,荊芥10g,甘草6g。
(2)風火牙痛
【證候】牙齒疼痛,陣陣而作,遇冷痛減,得熱痛增,或有發熱惡寒,口渴便秘。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止痛。
【方藥】防風通圣散加減。防風10g,荊芥12g,薄荷10g,黃芩12g,梔子10g,生石膏30g,連翹15g,甘草9g。
(3)胃火牙痛
【證候】牙痛劇烈,持續不減,熱涎外溢,多有牙齦紅腫,甚或腫連腮頰,口渴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清胃泄火,涼血止痛。
【方藥】清胃湯加減。生石膏30g,黃連12g,升麻9g,黃芩15g,生地黃15g,丹皮15g,甘草9g,蒲公英30g,牛膝15g。
(4)虛火牙痛
【證候】牙痛隱隱,時發時止,經久不愈,牙齦微紅腫,牙齒浮動,咬物無力或有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益腎堅齒。
【方藥】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15g,黃柏12g,熟地黃20g,山藥12g,山萸肉15g,澤瀉12g,茯苓15g,丹皮12g,旱蓮草15g,懷牛膝15g.
2、外治法
(1)風寒牙痛,用棉球蘸白酒,或用花椒1粒咬放于牙痛處。亦可用良撥二烏酒5到10ml,口含片刻吐出。
(2)風火、胃火牙痛,用棉球蘸冰酒液咬于牙痛處;牙齦紅腫,可涂搽麝黃散、冰硼散等;腫連腮頰,涂敷黃連膏、如意金黃散等。
(3)虛火牙痛,可用淡鹽水漱口,或用龍眼白鹽方貼牙齦痛處。
3、針灸療法
(1)體針:上牙痛,取下關、內庭、合谷;下牙痛,取頰車、合谷。風火牙痛,加太陽、風池;胃火牙痛,加顴髎、足三里;虛火牙痛,加太溪、三陰交,強刺激,痛止后起針。
(2)耳針:上頜、下頜、面頰、屏尖。用毫針強刺激,留針30分鐘。
(3)穴位注射:取合谷、下關、頰車,用0.5%到1%鹽酸普魯卡因溶液,按水針操作常規,各穴注入藥液0.5到1ml.
4、單方驗方
(1)用白芷、吳茱萸各等份煎湯含漱。
(2)用淫羊藿或蓽茇煎水頻頻含漱。
(3)用生鹽附子研細末敷足底涌泉穴。其他療法飲食不宜過熱過冷,要富于營養而易于消化,最好進食流質或半流質。宜清淡食物,忌辛辣煎炒及過酸過甜。
預防與護理
1、注意飲食調節。
2、注意口腔衛生,每日最少早、晚各刷牙1次,并采用正確刷牙方法。
3、加強牙齒鍛煉,可在晨起、睡眠前叩齒30次。
4、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