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運啟動的那天,蘋果放出了與導演陳可辛合作的春運主題的春節賀歲影片《三分鐘》。全片使用 iPhone X 拍攝,講述了一位火車乘務員母親,因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在列車停站的三分鐘內與兒子團聚的故事。
昨天,優酷又上線了蘋果公司今年的春節“賀歲”短片。這一次,蘋果與賈樟柯攜手,用 iPhone XS 拍攝了一個能引發更多人共鳴的故事:春節過后,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再次離開家鄉返回城市,母親為他準備了一個裝著食物的桶,這個桶陪伴著他一路從鄉村返回城市。網站如何推廣
和去年《三分鐘》里催人落淚的特殊案例相比,《一個桶》的故事或許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現實,類似的情節很多人都曾親身經歷。相似的情節和可模仿的拍攝手法,也讓我們完全可以將這個短片看做賈樟柯導演為觀眾提供的春節 Vlog 拍攝指南。
短片上線當天,賈樟柯來到北京王府井的 Apple Store 零售店,與蘋果用戶分享了短片創作思路,并教授了使用 iPhone XS 拍攝影片的技巧。
賈樟柯的春節故事,跟大家差不多
故鄉,是賈樟柯電影中常常出現的意向。他所拍攝的《小武》《站臺》《任逍遙》被稱為“故鄉三部曲”,在他拍攝的其他電影當中,故鄉山西也常常成為故事的發生地點。
《一個桶》的主題同樣與故鄉有關,但它所講述的并不是“回家”的過程,而是回家之后的離開。賈樟柯說,這是讓他特別喜歡這個創意的一個原因。
“過去我看了非常多關于春節的故事,都是趕車回家、家人團聚,而這個故事是春節要結束了,很惆悵,要離開媽媽、離開家、回到城市。這在電影上是一個逆向的運動,我覺得特別感動。”
賈樟柯常用小人物作為電影的主角,用電影鏡頭記錄社會變遷中年輕人的處境。《一個桶》的故事同樣以“普通人”作為主人公。賈樟柯表示,這次合作中,除去全程使用蘋果手機的拍攝方式,最吸引他的一點就是要拍攝春運的故事。
“我過去走南闖北,臨近春節,在火車上、輪船上、長途汽車上,經常跟這樣的人群擦肩而過。他們興沖沖地回家,或者興沖沖地拎著東西從家回到城市,總會拎著一個桶。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桶里裝著什么,非常吸引我。”
難得的是,短片中也融入了賈樟柯自己的生活經驗。賈樟柯表示,即便有時候大年三十才能到家,自己也堅持每年都回家過年。短片中春節假期結束時父母對孩子的不舍,他同樣深有體會。
“每一次的相聚也意味著要分別。初五、初六要上班了,離家的時候我媽媽就會給我整理行李,每個角落都塞了各種各樣的吃的。我一直跟她說北京什么都有,我媽媽就說了一句短片里有的臺詞。”
《一個桶》里,母親回答年輕人的這句臺詞是:“外面的哪有家里的好。”
短片中,年輕人在假期結束后離開家,帶著母親為他準備的桶一路經過了摩托車、渡船和長途汽車。渡船上,他的桶吸引的鄰座女孩好奇的目光;長途車上,他險些把桶忘在車下;走路時,桶的把手突然掉落,滾下坡道。
幾分鐘的短片里,桶伴隨年輕人,在返回城市的旅途中經歷了大大小小的“危險”。想知道桶里究竟裝了什么的觀眾,也在隨著導演的鏡頭,為桶的命運擔心。
終于年輕人到家了。打開母親封好的塑料桶,里面是一桶沙子。年輕人將手伸進沙子,拿出一顆又一顆標注了生蛋日期的雞蛋——這是母親眼中,外面買不到的好東西。由于沙子的保護,這些原本最脆弱的雞蛋每個都完好無損。
這是千千萬萬個返城故事當中最普通的一個,也是最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那一個。
賈樟柯教你用手機拍 Vlog
作為第一位與蘋果合作使用 iPhone 拍攝影片的導演,陳可辛在《三分鐘》里極力展示了 iPhone X 擅長中近景拍攝的特點,又通過恰當的輔助工具、光線選擇配合適當的剪輯,讓短片呈現出較高品質。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要拍攝出這樣的高品質影片,恐怕還有些難度。
今年賈樟柯導演拍攝的《一個桶》里,倒是有不少普通用戶也可以模仿學習的視頻拍攝技巧,即便只是想用手機記錄生活的普通人,也能現學現賣用到自己的春節假期 Vlog 當中。
短片中母子告別的一幕,兒子坐在摩托車離開家,母親先是跟著走了幾步,之后停了下來,從兒子的角度看,母親逐漸遠去。賈樟柯介紹,這樣的鏡頭就是由攝影師拿著手機自己不斷后退完成的。在另一組拍攝主角坐在摩托車上的視頻里,攝影師也是手持 iPhone 坐在平行行駛的另一臺摩托車上拍攝。
賈樟柯還分享了兩個使用 iPhone XS 拍攝照片和視頻的技巧:使用 iPhone XS 的景深控制和高清慢鏡頭。景深控制可以調整人像照片的景深,獲得更加朦朧或清晰的背景;慢鏡頭則適合用來呈現親人之間表達愛意的動作和表情。
當然,在現實生活里,我們還是沒辦法拍得像賈樟柯導演一樣好——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勇敢地用手機記錄下與親人團聚的珍貴時刻,好好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才是這個春節里真正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