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
圝圝“李老師,未來我怎么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呢?”
圝圝“李老師,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我的課呢?”
圝圝“李老師,怎么做,才能在教育領域干出一番成績呢?”
圝圝全國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李吉林,首創的“情境教育”在2014年獲國家大獎,是很多老師心中的偶像。李吉林老師常常接到一些師范生的來信,他們總是向她請教這些問題。一生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李老師真誠地給這些學生回過很多信。
圝圝這些信,小編整理一二,呈現給您——做到這5個關鍵詞,讓你勝任語文教師。
關鍵詞:熱愛
圝圝15歲那年,我初中畢業了,在升學志愿表上只填了兩個學校:南通女子師范、南通師范。結果我被南通女子師范錄取了。我為什么要報師范呢?因為在我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那么崇高,那么美好。記得在小學一年級時,班主任老師抱著我坐在她的膝蓋上,和我一起彈風琴;實習老師送我們一只大皮球;學費交不起又是老師幫助了我;畢業前夕,老師和我們暢談人生、理想……這一件件事情,一幕幕情景,都深深烙在我心上,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撒下了熱愛教師的種子。
圝圝師范畢業,我才18歲,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分配到附小工作。當時有的老師和親戚為我惋惜,而我到小學去工作卻安心愉快。在我剛工作的幾年中,有好幾次機會可以讓我離開小學:去當運動員,當跳傘隊員,當演員。但這些令人心馳神往的職業都沒有能動搖我當好一名小學老師的決心。我認為,學師范,當小學教師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必“這山望著那山高”,有人說教師的工作是“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我卻認為教師的工作是既照亮了別人,也發出了自己的光和熱。把青春獻給孩子們,從生命的價值觀來衡量,是值得的。
關鍵詞:基本功
圝圝當好一名小學教師,在師范學習階段,基礎就要打得全面、扎實。
圝圝我在讀師范時,除了學好功課外,還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學畫畫、練美術字、參加詩歌朗誦會,創作舞蹈,學指揮、練彈琴。這些課外活動,后來在我的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一畢業就教六年級,比學生大不了幾歲,課外活動和女學生一起踢毽子,和男學生一起踢足球,亦師亦友,師生關系就融洽了。在“情境教學”的探索過程中,運用音樂、圖畫、表演等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也得力于當年在師范讀書時所打下的堅實基礎。
圝圝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如果只滿足于能分析教材,是很不夠的,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我走上工作崗位后,堅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園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詩篇,用優美的詩篇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有厚厚幾本。晚上有計劃地閱讀魯迅、茅盾等名家的著作:莎士比亞、契訶夫、列夫·托爾斯泰、果戈理、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世界名著,不僅充實了我的生活,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文學水平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寫作和反思
圝圝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不僅要教好課,還要會寫文章。一個不會寫文章的老師,怎么去指導學生作文?在讀師范時,我有幸遇到幾位很有功底的語文老師,培養了我的寫作興趣。古人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在工作后不硬性規定練筆任務,很容易荒疏。我就在業余結合教學寫作,寫兒歌、寫散文、寫命題作文的范文,寫教學經驗總結。
圝圝“學”無止境,“教”也需要不斷改革、創新。從1978年起,我開始情境教學的探索與研究。因為改革的需要,我又如饑似渴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美學,還閱讀了許多中外教育家的論述及國外教學實驗的資料,做了不少卡片。我深感到一個教師要不斷進取,就得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提高。
關鍵詞:教學藝術
圝圝所謂教學藝術,就是教學方法、技能、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的運用。
圝圝講究教學藝術,必須以教育理論為指導。要當好一名教師,光有學科的基礎知識,沒有教育理論的指導,如同盲人騎瞎馬,心中無數。
圝圝我在教學中,盡量教得“易懂,有趣”,讓學生愛學。兒童學習的過程,也是他們發展的過程,離不開他們的主動性。我在備課時,想方設法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有時設計一堂課往往考慮幾種方案,進行優選。教案也一改再改,直到改到自己比較滿意為止。有的青年教師認為“啟發式”就是在課堂上有問有答,“問答式”并不一定有啟發性。在教學時,我們必須考慮最能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圝圝例如,講《海底世界》,要讓學生了解海底發光的深水魚,如果只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照書本回答,就學得索然無味。如果只揭示深海的畫面,也是靜態的,不足以激起學生的情趣和思考。我在教學時,就利用揭示的畫面,加上一個可以活動的“潛水員”的剪紙,對學生說:“讓我們到大海深處去看一看。現在我們就是潛水員。”說著,讓“潛水員”慢慢“下沉”到海底。學生的情緒馬上興奮起來,如入海底的情境中,讓他們看到海底點點奇異的亮光,并報告“新發現”,提出新問題,隨即引導他們學習補充教材《海底的冷燈》,掌握深水魚發光的知識,擴大了知識面。
關鍵詞:真情實感
圝圝只講技巧,但卻引不起學生的共鳴,也是不行的。教學藝術不光是一個技巧問題,關鍵還在于有沒有真情實感。
圝圝缺乏真實的感情,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會被你分析得干巴巴;優美動人的課文,會讓你講得枯燥無味。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興奮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圝圝我在教學《桂林山水》和《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時,總是以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激起學生對祖國名山大川的向往、愛戀;備《小音樂家楊科》、《凡卡》這類課文,會情不自禁地聯想起自己在舊社會苦難的童年,總是懷著對這些小主人公無比深厚的同情心使教學隨著自己的真切的情感進行;教學有關英雄人物的課文,我自己會首先被英雄人物的偉大精神所震撼。總之,教師應以自己心靈的火花,去點燃學生的心靈。
圝圝青年人最少保守思想。希望未來教師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打好堅實的基礎,將來一走上工作崗位就有一個較高的起點。
圝圝見習編輯:方藝芬
圝圝整理自《值得憧憬的美好事業》
圝圝感謝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提供幫助,感謝張瀅提供幫助
圝圝文章來源:好老師微信
圝圝好老師微信由中國教育報刊社出品,以名師案例服務教師專業成長!
圝圝于漪、竇桂梅、華應龍、魏勇……他們的思想堂、課堂錄、實操秀、閱讀志、觀點匯……意想不到的驚喜在等待著您哦!點擊下方指紋處,可以添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