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吃的好,動的少,特別容易得胃病,尤其是胃怕涼、胃痛的人不在少數。
鑒于此,今天分享一個治療胃痛、胃寒的妙方,希望你有所收獲。
此方名叫良附丸,出自于清代醫家謝元慶的《良方集腋》,藥物組成很簡單,就兩味藥,分別是高良姜和香附。
這張小方主要針對的是寒凝氣滯導致的疼痛,疼痛的病位是在胃脘部、大腹部和少腹部。
此方中的高良姜能夠溫脾胃,散寒止痛,而香附,它是個很好的理氣藥,能夠疏肝行氣,二藥相配伍,能夠很好的解決寒凝氣滯導致的疼痛。
臨床上,這種胃病常常表現為:
胃怕涼,手腳不溫,喜歡熱的,肚子按著舒服,胃痛得溫就減輕,舌質偏淡,舌苔薄白,脈沉遲。
在運用此方時,需要注意三點:
1、臨床上會遇到寒很重的患者,光用高良姜解決不了問題,此時可以加入干姜,增強祛寒的作用。
2、如果遇到肝郁氣滯厲害的患者,光用香附一味藥,它的疏肝行氣力量恐怕不夠,此時,可以加入烏藥,不僅可以增強疏肝理氣的作用,還可以加強散寒作用,一舉兩得。
3、都說中醫不傳之秘在于劑量,這首方子想用好,劑量必須掌握,高良姜和香附的最佳比例1:2,參考劑量高良姜10g 香附20g。
不管怎么說,此方雖小,但臨床上使用的頻率還是很高的,希望你能學會它,用好它,多為身邊之人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