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和孤單不同,孤獨僅僅是指一個人獨處的狀態,而孤單是一種寂寞的心理表現。(*如果有人說好孤獨啊,我就對他說,孤獨好啊!不孤單就行。因為孤獨是指一個人獨處的狀態,而孤單是一個人寂寞的心理表現)
一起來看看6句關于獨處的佳言,可以讓妳對獨處有另一番認識:
獨處真的是一種能力,并非人人都有。
小時候的老黃很怕寂寞,總要去找同事作伴才行。
有時人家有事在忙,便無法理我,我就感到失落難過。
因為太需要陪伴,所以對方若對我不好,我也只能忍受。
那時我才小學,并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很可怕的。
但那時的我,也會為了幫媽媽買母親節禮物,小學二年級就自己坐公交車去百貨公司挑選。
一直記到現在,可見這個勇敢的舉動,對于小小的我來說,是很驕傲的。
家人知道以后都很意外,說我很厲害。
一直到長大后才明白,想找一個人陪伴,就是綁住了自己。
因為人家不會時時刻刻配合你,而真的想認真做些什么,自己一個人才能完成。
像現在老黃進入寫作模式后,是全神貫注,一點聲音都不能有的。
若身旁有人,只要拿個東西出點聲音,靈感就會被打斷。
獨處對于真的有在做些什么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人要進行深度思考,必要獨處。
若與人相處,有對話無法好好思考,就算兩人平靜無語,思緒也會被雜音所干擾。
一個人靜靜看書時,是思想成長最快的時間。
你會和作者有大量的思想交流,會從書中學到作者人生的精華。
而這樣的成長,會使你更懂這個世界,當然也就更能和身邊的人好好相處。
不再只困于自己的思考中,就像常有讀者留言給老黃說老黃給了他新的思考方向,便是這個道理。
每個朋友都像一扇窗,有你未知的世界,每本書也是一扇窗,而且你不用費心維系和他的關系,他就愿意隨時分享新知給你。
真的有人是這樣在生活,沒人理時他覺得寂寞,但有人理時他又不想珍惜。
若不知珍惜感恩,身邊的人終會慢慢遠去。
如果怕寂寞,就更要對身邊親友好一點,否則只會愈來愈孤單。
常有人說下班開車回家后,不想馬上進家門。
就坐在車上待一陣子,就是因為人都需要獨處。
想到全職媽媽們,她們根本完全沒有獨處的時光呀!
老公若體貼的話,請幫妻子帶帶孩子,讓她們可以喘息一下。
所以媽媽們總在半夜上網滑手機,就是為了能有自己的時間。
若總需要別人陪伴,真的很不自由。
比如說你這個月就想出國,但朋友都沒空,于是妳便放棄。
很多真心想做的事,都無法好好做到,就因為事事都要人陪。
想要別人陪,就要配合別人,若對方并不是好旅伴,也要等著他一起嗎?
若能自己一個人出國,不是非常自由自在嗎?何時想去,問自己就好。
能夠一個人也過得很開心,才能和另一個人建立健康良好的互動。
我們一個人來,終將一個人離去。
就算伴侶與妳相愛情深,也終有分離的一天,這不是悲觀,而是要看清生命的本質。
(背)不要把幸福建構在他人身上,否則一旦他不見了,妳會很痛苦。
(背)學會愛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因為她是你要相伴一生的人。
(背)只要能做到一個人也很自在平靜,你就什么也不用怕了。不用怕丈夫拋棄、不用怕兒子不想與自己同住,不用怕找不到好伴侶要將就不滿意的人。
(背)你和誰在一起,僅僅因為你喜歡他,而不是'不想一個人’。太怕孤單,人生就會一直將就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