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天才所挑戰的,史上空前的冒險繪卷
史上空前的超天才,揭開美麗的王妃之謎
史上空前的超天才空海,引發改變歷史的奇跡
“我覺得OK。”
去年年底在國內上映的《妖貓傳》雖然已經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但今天夏BB還是想跟一個新角度來跟大家嘮嘮這部電影。
為啥呢?因為作為一部大制作中日合拍電影,《妖貓傳》(日本譯名為《空海-美麗的王妃之謎》)現在正在日本熱辣上映中!
僅上映兩日就斬獲2億8千萬日元,吸引了22萬人以上的觀眾。日本媒體普遍預測:《空海》在日本拿10億,穩了。(現在已經過了15億)
▲日本上映第二天,《妖貓傳》票房排名第二
但是呢,大家難道不想看看日本人眼中的《妖貓傳》、日本人眼中的黃軒、日本人眼中的中國電影是個什么樣子嗎?
嘻嘻,夏BB為大家請來了留學中山大學的博士、十分熟悉中國文化的CHIE(為保護隱私,此處為筆名),暢聊從日本人的角度如何看待《妖貓傳》以及中日電影合拍的未來。
CHIE小姐姐在中日兩地把電影都看了一遍,在這個問題上,她可以說非常有發言權了。
博士小姐姐嚴肅正經的分析加高超的吐槽技巧,來看看唄!
PS:文中括號內的灰體字,皆為夏BB的心理戲哦。
電影在日本上映前,觀眾的期待度如何?
上映前大家的期待度就很高。日本方面也打出了“中日合作電影要上映了!”“堪比好萊塢的大制作!”“中國著名導演執導,以空海為主題的電影!”等宣傳語。
空海是日本人很熟悉的歷史人物,能由中國人拍成電影,身為日本人覺得很光榮。
▲空海入唐
標題由《妖貓傳》改為《空海》引起了很大反響,在讓觀眾覺得想看這一點上,這一舉動很成功。
特別是空海的老家香川縣人民很期待,連老年人都對這部電影十分關注。
大家都相信這是一部以空海為主角的奇幻電影。
比起電影的內容,主角起用染谷將太,配音啟用高橋一生,主題曲起用Radwimps都引起了很大反響。看來是瞄準了日本的年輕女性觀眾層。
但是這種過于強調細枝末節的宣傳方式,我個人覺得有點太過于迎合日本人,我個人不太喜歡。
宣傳上花銷很大,有電視廣告、海報、電車廣告、雜志、新聞、廣播、官網、社交網站、點映場、書店上架原作小說、周邊商品等方式。
▲日本官網的觀后感征集&抽獎活動
目之所及都能看到廣告,在一般觀眾中的認知度大大提高。染谷將太在電影上映前上了很多電視節目宣傳,推特上大家也口口相傳造成話題度。
因為期待度很高,反而有不少人指責日本上映時間太晚。“明明是中日合作電影,怎么會比中國晚了兩個月啊”!(那晚兩個月到底是為什么呢?)
在中國有感受到上映前的氛圍嗎?
中國因為宣傳的力度不大,上映前并沒有很大反響。在街上看到宣傳海報和大巴廣告等已經是11月下旬。雖然官網上會有介紹,但大家普遍對電影不太在意。
在中國,因為電影很快就會被上傳到網上,所以上映時間都很短(夏BB的疑惑:真是因為這個?)。因此劇組對宣傳也不會太上心。宣傳冊啊周邊商品之類的還很不夠(根本沒有吧喂!)。
▲官方微博賬號。雖然國內已下映,依然有50萬+關注者。
并且從平時來看,大家對看電影的熱情也不高,不會專門跑到電影院去。
在觀賞《妖貓傳》前,我雖然想通過導演或者演員的采訪或者作品花絮之類的來對作品有更深的認識,但官網和互聯網上除了故事梗概和演員介紹之外的情報幾乎沒有。
日本在這一點上做的就比較細致,新聞中也會以“這樣來觀賞的話會更好哦”這樣來介紹,可以達到讓觀眾做好事先預習的效果。
您在中國的電影院觀看時有什么感受?
我在上映第4天前去觀看,但是遠遠不夠滿席的程度,上座率可能只有六成。但是這在中國的電影院還算是多的。
觀眾層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還有一些小孩子。老人很少見。宣傳冊和周邊商品都沒有。
上映時間很短,沒什么話題度,就是悄悄上映,稀里糊涂下映的感覺。(陳導演要哭了)
相比之下日本的上座率如何呢?
在中國只要33塊就能看的電影,在日本卻要1800日元(約為106元人民幣),震驚。并且日本不便網上購票,有點不方便。(夏BB也表示震驚!)
因為我是首映那天去的,基本是滿席,算是盛況了。雖然年輕人居多,但是男女老少都有。
首映當天電影院會放映5次,覺得比中國多。
周邊很多,這一點中國還有很大差距。
口口相傳很厲害。身邊很多人爭相表示自己也去看了。還有的人去看了五六回的。
▲日本網友的觀后感
日本觀眾如何看待更換片名的問題呢?
原作是日本作家夢枕貘的小說《沙門空海·大唐鬼宴》。雖然在此基礎上日本上映版改名為《空海》大家并無異議,但擅自把陳凱歌注入了自身獨特視角的《妖貓傳》改名,讓人很有違和感。
個人來說,本作最大的爭論點就在于日本標題和中國的不一致。
首先在主角是誰這一點上,中日(從標題來看)的感受相差甚遠。我雖然沒有看過原作小說,但從標題上來推測應該是空海本人。日本方面也深信這一點,宣傳上和演員排位上都以空海為中心。
▲原作小說《沙門空海·大唐鬼宴》
另外為了讓日本演員更突出,配角的阿倍仲麻呂和白玲甚至也被推上了海報前排,變成了跟白樂天差不多大小。
總之在日本人的認知里,空海毫無疑問是絕對主角,白樂天則就是個幫手了。
但是在中國方面,大家認為空海不過就是白樂天的搭檔,兩人一起都是主人公,感覺地位上是不分優劣的。
確實,空海能看破妖術,擁有神秘的力量,但他也不過是一個修行僧,并不是地位很高的人物。
白樂天也是一樣,此時他還沒有寫完長恨歌,也不過是一介文人。
▲日版海報
這兩人如何相遇,如何攜手解決事件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部王道青春片嘛。標題和內容在認知上造成的偏差,使得觀眾的重點與電影本身合不上,反而更使觀眾混亂。
日本觀眾對于大牌演員配音的反響如何?
一般外國電影在日本上映,都會配上“字幕版”和“配音版”兩個版本,觀眾可以自行選擇,只有《空海》是只準備了配音版的。這可能是投資方出于花了大價錢請大牌演員配音,并以此為噱頭來宣傳的考慮。
但是很多日本人來看《空海》就是因為很想聽中國演員的原聲,所以不少人覺得很失望。制片方為了提高票房而用那些大牌演員的聲音替換了原聲,卻使觀眾失去了那種電影的臨場感。
詳細說到各個人物。染谷將太好不容易全篇用中文出演,卻換成了日語配音,口型就完全對不上了。這樣觀眾不是就感受不到他的努力了嗎?(但是中文版里染谷用的也是配音啊啊)
對于給白樂天配音的高橋一生大家的評論反差很大,粉絲們貌似很滿意(我個人也覺得不算差)。不過吉田羊給楊貴妃配音算是爭論最少的。
但是從我個人來說,中文那種獨特的、如歌的美感,卻不能通過電影傳達給日本觀眾,這是很遺憾的。電影中有很多如詩般的臺詞,正因為是歷史向電影,才希望大家能多關注字幕(來感受中文的美感)。日語配音則是把這種美感減半了。
日本方面對演員們的評價如何?
染谷將太過于娃娃臉,所以我時常聽到有人說他不太像空海,更像一休哥(中日兩國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一致)。
另外,找阿部(abe)寬來演阿倍(abe)仲麻呂真不是什么冷笑話嗎?好多日本人一看就笑了,大家都猜陳凱歌是不是故意的。(哈哈哈哈get到了這個笑點!)
但是日本方面對于黃軒的評價就很好,他本人與角色那種貴氣的形象十分吻合;扮演楊貴妃的張榕容太美了,充滿女王的氣場。
您好像很喜歡黃軒?請大力夸夸他吧!
雖然是算是黃軒的迷妹,但知道他其實是最近的事情。去年12月我去看了《芳華》,他的演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都已經長得這么好看了,跳舞也這么厲害。”我一回家就在網上搜索他,發現他也和我是差不多年紀,就橫生出一種親切感來。
一周之后我在廣州看了《妖貓傳》,其中他扮演的角色和《芳華》中的他反差巨大,讓我著實感到震驚。雖然我不是很了解中國的演員,但他能在同時期擔任兩部大制作的主角,那一定是很當紅了。
順便一說,《妖貓傳》在日本上映的時候,我身邊的朋友都在說“那個演白樂天的演員很不錯誒”,嘻嘻!
要說喜歡他的地方,首先肯定是外貌啦。中國的男演員里,雙眼皮大眼睛的人比較多,他那雙細長的單眼皮的眼睛可以說是大放異彩。還有他的鼻梁好好看啊,很貴氣的感覺,這就是美男子吧!(笑)
▲稚嫩時期
黃軒的外貌,在日本算是“公家顏”(貴族臉)或者“鹽系”(不走濃眉大眼路線的清爽男子)那一類的。雖然缺少了點華麗,但是舉手投足就能讓人感受到他凜然的氣質。(櫻花妹夸愛豆功力了得!)
再來就是演技了。他雖然不是走科班出身的精英路線的——所以也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懷才不遇——但過了30歲,歲月在他身上沉淀出來的逼真、細膩的演技,緊緊抓住了我作為一介觀眾的心。
他因為查明了楊貴妃之死的真相而發怒的那一場戲,真是演技的大爆發啊!
▲但這里為啥不穿衣服?很謎。
還有一點就是他本人謙遜的態度。他的私生活充滿謎團,不管多有人氣,他也不浮躁,不嬌縱。這可能跟他早年艱難的經歷有關。
“越是飽滿的稻子,越會低下頭”,無疑說的就是他這種人吧!
還有他私下喜歡喝酒啊喝茶啊寫書法啊讀書啊,看起來挺老派,精神年齡比實際年齡大了不少的感覺。我對他越來越有興趣了(笑)。
本片公認最出彩的地方是美術設計,您覺得設計怎么樣?
布景上,大規模再現了日本人腦海中古代中國的景象,我個人覺得這是最出彩的一部分。
有錢,有名,有實力的盛唐,只有在陳凱歌的手里才能得到如此的重現。這一點是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的。
電影對于當時的舞蹈和樂器不算忠誠再現,所以引起了很多人吐槽“根本不是這樣吧喂”!
日本的電影很少有這種大制作的奇幻片是嗎?日本觀眾對本片中大量使用的CG特效是怎么看的呢?
在這一點上,輿論是有分歧的。支持者認為這種美感、神圣感、壓迫感都必須要通過cg才能體現出這種非現實世界的世界觀。
但是這也僅限于事先知道“《空海》是部奇幻片”的觀眾才會這樣想。事先什么都不知道的觀眾,好多都以為這是部追溯空海的一生的電影,突然出現啥幻術,肯定會覺得跟不上這個支離破碎亂七八糟的故事的。
另外還有的批評指出,本作對于CG過于依賴,讓人感覺不到真情實感,作品整體顯得很空虛。
▲但這里美極了啊QAQ
陳凱歌的作品,隨著歲月的增長,雖然制作的架勢越來越大,影像的美感逐漸增長,但從另一面上來說,讓人越發感受不到其中的“真心”了,能打動人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小姐姐說的對!陳導了解一下!)
有不少尖銳的評論指出,這也反射出了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個陰暗面。
咳咳,作為野田洋次郎的迷妹,還想聽聽您對本作主題曲的評價……
本片的主題曲是Radwimps演唱的Mountain Top,插曲則使用了Shape of Miracle。(此處涉及到公映版本的差異,日版中使用了Shape of Miracle 做插曲)
Rad在2016年因為《你的名字》一炮而紅,這次肯定也在中國的粉絲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是在中國的宣傳中卻很少提及)
Mountain Top 以有些悲傷的鋼琴和弦樂開場,后面加入了纖細的電子樂鼓點,中后部分的編排也逐漸壯闊起來。配上野田洋次郎凜然的歌聲,表現出了跨越時空的雄偉世界觀和沉靜的美感。
▲我的愛豆你們了解一下?
但是對日本觀眾來說,這132分鐘是同空海一起去到唐王朝的一次旅程。頭腦中滿是古代中國莊嚴的氛圍,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個世界之中。本來應該是有著故事的余韻的,結果來了首英文歌,讓人嚇了一跳。
都看到這了,最后來個中國實力派歌手演唱的中文歌多好啊,遺憾(撇嘴)。作為日本觀眾,對于臺詞原聲和主題曲都被換掉了這件事情,完全搞不懂這些人想干嘛。
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在中國看《妖貓傳》的時候,ed應該也是這首歌,卻沒感受到這么大的違和感,應該說根本記不得了(夏BB: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電影院開燈了)。
本來全篇就是(聽不懂的)的中文,最后來個調調不一樣的英文歌也蠻不錯的吼。
但是一旦換成《空海》,先是生硬轉換的日語臺詞,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八竿子打不著的英語,這個操作已經超過觀眾腦容量的限度了(哈哈哈哈哈好會形容啊)。
那么對于故事本身您有什么看法?
首先,想請各位看看日本版《空海》的最終海報。除了標題,還有以下(非常浮夸的)宣傳語:
超天才所挑戰的,史上空前的冒險繪卷
史上空前的超天才,揭開美麗的王妃之謎
史上空前的超天才空海,引發改變歷史的奇跡
▲emmm……就是這么個感覺吧
這么夸張地反復使用“超天才”和“史上空前”這幾個字眼,那肯定會讓人覺得這是個大制作的電影了。其實本作中的空海,既沒怎么冒險,也沒引發啥子奇跡。
確實他推理能力很強,又能看穿別人的妖術,但也不是宣傳里面吹的那么“超人”了。這之中的差距又會讓日本觀眾產生誤解了,這也是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期待的元兇。
另外,本作還挑戰了觀眾的歷史和文學素養。首先大前提是,觀眾要對空海是誰,他到西安都經歷了什么,白樂天是個誰,《長恨歌》是個啥,這種都要簡單地熟悉熟悉。
另外還要整理一下阿倍仲麻呂,楊貴妃,李白他們到底是哪個時代的,這個已經復雜到四次元去了。
對于中國歷史和文學的知識,日本人和中國人比起來是先天不足的。片中幾次出現了《清平調詩》,雖然在中國人之間很有名,但是很多日本人不知道,這在鑒賞上就有相當大的困難。
哦,要是沒解說的話,我們連楊貴妃就是楊玉環,白樂天就是白居易這種事情我們也不知道。
并且沒有這些知識的話,對電影的批評就只能停留在非常淺薄的層面了。陳凱歌想要傳達的,應該是超越時空的,人們的美與丑,悲與喜,能從文學和歷史的角度來理解的這些的日本人少之又少。
那么本片如果是一般觀眾來看,從什么視角來觀賞是最好的呢?一部分人把它與陳凱歌的作品比較著看;還有一部分關注電影對原作的忠實程度。
另外也有人從中日合作電影的角度來評價——并且這一點是討論最多的。
對于“中日合拍電影”,您個人是怎么看的?
作品的背景——唐朝,是歷史上中日邦交最好的時期。這個故事把中國人最愛的白樂天和日本人最愛的空海搭在一起,以兩人的友情為主線向前展開,這是在以往的合作電影中沒有見過的嶄新設定。
雖然大體上是個虛構故事,但許多小細節都是基于史實的,其中也能看出古代日本與古代中國深深的羈絆,和兩國親如兄弟般的感情。
為什么空海的搭檔一定要是白樂天呢?雖然也有一點是因為他們年齡相近,但更因為他的作品《長恨歌》在歷史上影響巨大。
《長恨歌》是平安時代貴族們的摯愛讀物,對于著名的女性文學杰作的隨筆集《枕草子》和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長篇戀愛小說《源氏物語》也產生了頗多影響。這里也能看作是中日羈絆的延續吧。
一般來說,《長恨歌》都被解讀為唐玄宗和楊貴妃凄美的愛情故事,片中卻有一個角色——白龍——對楊貴妃很專情。白龍和丹龍這一對鶴兄弟,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想象中的“比翼之鳥”,真是個優雅的比喻。
并且,鶴在日本和中國都是吉祥與長壽的象征,都被認為是很珍貴的鳥類。電影簡直是把日本和中國比喻成一對鶴,作為兩國友好的證明了。這里能感受到陳凱歌的良苦用心。
充滿了中日文化交匯的這部電影,確實在中日電影合作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遺憾的是,這方面的心意并沒有被很多觀眾感受到。
日本人的感覺是“有日本人出演中國電影了!斯國一!”,所以比起電影本身,大家更加關注的是身為演員的染谷將太和阿部寬他們個人的“豐功偉績”。也是因此,大家的感覺變成了“以日本演員為中心的電影”。
另一方面,中國人的感覺不過是“我們的電影用了一些日本人”,這部電影也只是一部中日合作片。
在中國,這部電影的最大賣點其實是“陳凱歌作品”,本身也沒想到啟用日本演員會引起這么大的話題性。
▲陳凱歌與染谷將太
明明是同一部電影,中日的宣傳策略卻大相徑庭,真是有趣(會心一笑)。這是只有住在中國的日本人才能感受到的,電影之外的樂趣了。
另外我個人也覺得,這是一部表現中日友好關系的吉兆,為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增光添彩的作品(小姐姐覺悟可以的!)。
最后一個問題:電影中還有哪個鏡頭給您留下深刻印象?(除了黃軒XD)
除了黃軒的話,應該是“白龍”這個角色吧。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呢。
扮演白龍的是中國正當紅的“小鮮肉”劉昊然吧,我現在對他出演的《北京愛情故事》和《唐人街探案》也很有興趣哦。(《瑯琊榜2》要不要也了解一下!)
說到對白龍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白龍撿起楊貴妃的簪子那一幕吧。那時白龍臉上恍惚地神情,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總之就是讓人很難忘記。
他那時的眼神,比起“對心愛女子的愛慕”,更多的表現為“一個孩子在追尋一個與母親相似的面容”,很空虛,很讓人心疼。
同時這個場景中,楊貴妃的角度也很重要。明明貴為皇妃,坐擁地位和財富,她的眼睛里卻時常伴著憂愁。看到白、丹兩位天真爛漫的青年,她的內心有了片刻的放松,但對她來說,時常與她相伴的,還是只有孤獨吧。
夏BB最后一點碎碎念
和日本小姐姐的聊天中,我們發現,對于《妖貓傳》的缺點,我們的看法基本一致:相對于這個宏大的制作來說,故事本身反而有些小家子氣了。
我們都為這個奇幻的大唐著迷,都為堪稱當代電影巔峰水平的美術設計所傾倒。但我們也正視它的問題,并希望后來人們能做得越來越好。
▲這樣啊
光是我們的電影能在堂堂正正地走出國門,收獲這么大的反響,已經讓夏BB驕傲得不得了了。
更何況,這部電影讓中國觀眾看到了優秀的演員染谷將太,讓日本觀眾看到了優秀的演員黃軒,也是極好的呀。
感受到了小姐姐對黃軒的愛如潮水,夏BB接著爬墻到日本的社交網絡,給大家收集了一大波日本網友對于黃軒的各種評價。
好的,好的,我服了!你們比我還會吹他的好。筆給你們寫了!
互動話題
時隔多日,你對《妖貓傳》有新看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