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和家庭,存在著很大的關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天才是鳳毛麟角,家長們倒不指望自己孩子是個天才,但是,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學霸。有一個學霸孩子,家長該多省心??!
但學霸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01 看街頭采訪,清華學生父母的職業,普通卻又“不普通”
無意間看了一個街頭采訪,采訪對象是清華的學生,問題很簡單:你的父母是什么職業。
這個答案,應該有挺多人好奇,包括果媽。
不少孩子的回答是:普通家庭。然后父母的職業看似五花八門,有的是老師,有的是在國企,有的是在某研究所,還有個人、全職媽媽等等。
但是歸類后卻發現,這些孩子父母的職業,是有“共性”的,比如老師最多,其次便是公務員,最后才是零零散散的個人、全職、開店等等職業。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這些職業是普通職業,我們看,也確實如此。但是,對于社會職業來看,其實他們也并不普通,尤其是教師和公務員,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夠上這份職業,至少得有學歷與能力。
“教師+公務員”是不少清華學子父母的職業熱門組合,這個組合,到底是街頭采訪中偶然的巧合,還是就是如此?果媽很好奇,便去翻找了一些數據。
02 根據10年數據,看“學霸父母職業組合”
直接看上面這個數據圖,這是從2007年到2016年長達10年的數據統計,統計的內容便是高考狀元的家庭出身,而后發現“教師”這個職業高居榜首,達到35.09%的比例。
區居第二的,便是公務員,達到18.62%的占比。剩下的,便是工程師、工人、農民等其他職業。
再來看兩組“小數據”。
在2018年高考過后,有人組織了一個調查,關于學霸群體父母的職業。然后在這份數據中可以發現,公務員和教師職業的占比,是最高的。
還有一張“網傳圖”,是2017年山東省高考前10名孩子們的父母職業,除了3位“不明”,其他的都是清一線的“教師”職業。
所以,無論是10年的高考狀元調查數據,還是單年的學霸們的數據,“教師+公務員”這個組合,無疑成為“學霸父母職業組合”。
03 “教師+公務員”職業組合,為何成為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誰都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成為學霸,既然學霸和家庭也有很大的關聯,那么,我們不妨看看這些學霸的家庭,到底“優秀”在哪里。
1、智商遺傳,大概率差不了
能當上教師、走上公務員崗位的人,至少,成績是差不了的。尤其是在那個本科錄取率還比較低的年代,教師、公務員的成績排名,定然不錯。
智商高的,成績不一定好,但是成績好的,智商一般差不太多。因此,他們也會大概率的將自己的智商遺傳給自己的孩子。
當然,也有少數父母都是名校畢業,孩子卻非常普通的,但,這種就是少數。
2、有父母做“言傳身教”的榜樣
果爸的嬸嬸是一位小學教師,她深知看電視對孩子有多大害處,也懂得閱讀對孩子有多重要。所以,嬸嬸家里沒有電視機,只有幾個櫥柜的書。平時只有周末、假期,才會帶孩子去看一些有意義的電影。
所以,嬸嬸家的小姑娘成績一直非常優異,最終也是名牌學校畢業。
教師、公務員本身的工作性質,會讓他們持續不斷地學習、上進。再加上本身素質水平會比較高,因為,這兩個群體給孩子帶去的,大多數時候是“榜樣效應”。
3、更重視孩子教育問題
其實不少教師、公務員原本也都是普通人,他們走到如今的位置,又或者看到更多的世界,他們深知教育對一個孩子有多重要。
因此,這樣的家庭也會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重視孩子教育問題,不只是去關注孩子成績、督促孩子學習,而是家長花時間、精力、心思,在孩子的學習、教育上。
教師和公務員,在大多數時候擁有這樣的條件與思想。
4、教育方式更正面
重視孩子教育,可能大多數家庭都做到了,但是如何讓教育方式更正面,如何讓孩子在學習上得以提升,很多家長卻是走了彎路。
果爸的另一個親戚家有一個孩子在上小學,孩子很聰明,但是成績很差。家里人總是對孩子罵罵咧咧,強迫孩子做作業。有一次,嬸嬸看到之后,就直接說:“孩子再聰明,也給你們罵廢了!你們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去逼他!”
這就是教育的差距。
教師+公務員組合的家庭,他們也是學習的“過來人”,尤其是教師,他知道如何找到一個孩子的問題所在,然后用正面方法去引導孩子,而不是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瞎搞。這個引導,可能就將自家孩子拉上去了很多。
5、圈子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圈子對一個人的成長,真的很重要。
圈子中,最頂尖的存在或許是富人圈,他們一起討論生意經,做著未來規劃,這些圈子,我們普通人是夠也夠不到的。
而后,便是教師+公務員的圈子。在這個圈子里,家長們都是優秀的,孩子們也是存在競爭的,而且這種良性競爭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可貴的激勵。
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圈子。
而教師和公務員,本身就具備了這樣的圈子,孩子們也會更加優秀。
總結:以上這5點,或許才是“教師+公務員”職業組合家庭的孩子更為優秀的重要原因。當然,也不是說不屬于這兩類家庭,家里的孩子就沒有出息。從“起跑線”來看,除了孩子本身智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父母,我們該給孩子合適、正確的教育。
開心果媽媽寄語
成績,不是定義孩子人生的唯一標準。
對于孩子來說,除去成績,還有太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興趣、潛能等等。
但是,這也不是我們不去關注孩子成績的理由。畢竟,對于孩子而言,成績好、名校,能夠讓孩子多增加一個籌碼,多提升一個高度,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