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直渴望長大,但一直誤以為父母不會隨著歲月變老。
如今,我們長大,父母也老了!但我們總有這些、那些理由沒能及時關心他們!現在的我們究竟能為父母做點什么呢?
關愛父母,當然從關心他們的健康做起!除了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之外,帶父母定期體檢也是至關重要的。
來!跟著小編先做一個小調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就容易入侵父母的身體。但是現在體檢機構多、項目雜,你知道父母選擇哪些體檢項目比較合適?你知道父母應該多久做一次體檢?你知道父母體檢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這份關于父母健康的最全體檢攻略,作為子女的你一定用得上!
01
父母檢查,這些項目都要查
常規健康檢查套餐
1. 一般體格檢查:內科、外科、婦科、耳鼻喉科、眼科的專科檢查;
2. 功能檢查:心電圖、B 超(包括甲狀腺、肝、膽、胰、脾、腎等)、胸片等影像學檢查,可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心臟彩超檢查;
3. 生化檢驗:血、尿、糞常規及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和乙肝五項等化驗檢查;
4. 一般婦科檢查:包括乳腺檢查、子宮及附件檢查、外陰部檢查、宮頸檢查和陰道檢查。
中老年體檢要懂得「加餐」
推薦中老年人,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常規體檢,有針對性進行體檢「加餐」。
1. 心臟檢查
對于暫無癥狀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過常規心電圖很難被發現,致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視了這方面的問題。
建議: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癥狀的人,醫生常會建議加做 24 小時心電圖檢查。
2. 腦部檢查
腦梗塞、腦溢血的發病年齡年輕化,但許多人在常規體檢中并未選擇做頸動脈超聲或腦部的影像學檢查。
建議:經常頭暈、頭痛、眼花或自覺一側肢體無力的人,在條件許可時,可以做頸動脈超聲、腦部 CT 或核磁共振(MRI)檢查,幫助早期排查疾病。
3. 癌癥篩查
有資料表明,35~50 歲年齡段的癌癥病死率,已居該年齡組各種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議:50 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癥篩查。近年來癌癥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有家族史或相關危險因素的年輕人也要重視這類檢查。
4. 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可發現一些癌前病變,如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腸多發性息肉等。
建議:在 40 歲以后,每 3~5 年做一次胃鏡和腸鏡。高危人群,如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抽煙酗酒、有胃腸道腫瘤家族遺傳史的人群等,更應引起重視,適當縮短檢查的間隔時間。
5. 骨密度檢查
骨內鈣質一般從 30 多歲就開始流失,骨質疏松在初期的癥狀并不明顯。
建議:40 歲以后,腰部、骨盆、背部、膝關節等部位如持續性疼痛,就需要檢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質疏松。
6. 餐后血糖檢查
一些人以為空腹血糖正常就萬事大吉了。然而,如果餐后 2 小時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屬于葡萄糖耐量減低,大血管病變此時警鐘已響起。
建議:40 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有高血壓的人,除了查空腹血糖外,還應作餐后血糖檢測。
7. 婦科檢查
除去常規的婦科檢查,中老年女性可以加做:
婦科 B 超檢查,可以發現子宮內膜疾病、宮頸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宮頸刮片或 TCT 檢查,可以發現宮頸癌早期病變,技術上來說,TCT 比宮頸刮片更準確,異常細胞的檢出率更高。
8. 乳腺檢查
乳房自檢以及乳腺癌的篩查,很可能會幫助女性朋友盡早發現病患,提高預后質量。
建議:40 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鉬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議應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9. 前列腺檢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開始衰退,腺體組織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議:進行體檢時增加前列腺超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10. 眼底檢查
不少疾病可通過眼底檢查而得以及時發現。比如,觀察視網膜動脈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動脈硬化甚至腦動脈硬化的程度。
建議:45 歲以上,應每年檢查一次眼底。對近期發生視物模糊并伴有頭痛者,還要特別注意眼壓的變化。
11. 口腔檢查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如果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齒松動、吃過涼或過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等,都說明可能有牙周病。
建議:有以上癥狀時就應該找口腔醫生檢查和治療,最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每半年一次。
03
父母常規健康檢查的頻率
父母應該多長時間到醫院去進行一次常規健康檢查?
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通常每 1~2 年進行一次常規體檢即可。但由于各方面機能的下滑,中老年人的身體進入「多事之秋」,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每 3~4 個月就可以進行一次體檢。
04
父母體檢,這些注意事項需謹記
1、體檢前一天不要吃過油膩的食物。
2、確診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人,建議正常服用藥之后再體檢,以免在體檢過程中發生危險。
3、血糖低的老人建議早些到醫院體檢,做完空腹項目就可以先進食,從而縮短早晨的空腹時間。
4、如果早上起來時沒有憋好尿,最好趁空腹時抓緊時間做要求空腹的檢查項目,然后喝水憋尿,再去做婦科檢查和前列腺B超等。
5、體內有植入金屬(例如假牙、心臟導管、支架等)的老人,不適合做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否則可能會引起移位、發熱等后果。
6、臨床介入性檢查,例如胃鏡、腸鏡等,需要考慮老人的身體承受能力。
7、體檢后如有不適要及時和醫生溝通。
8、中老年人體檢最好有子女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