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套生物鐘,老人與青年人不同之處在于,青年人為了要應付工作必須要強行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包括睡眠時間;老人則完全可以全身心放松,有足夠的時間來摸索適合自己的睡眠周期,然后據此形成規律的生物鐘。
一、夜間睡眠淺而警醒。睡眠第I時相所占的時間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第I時相時間成年人占5%,老年人占12%~15%。因此,老年人晚上有較頻繁蘇醒。在REM期,呼吸次數和深度增加,肌張力減低,多數夢境出現于REM期,而夜驚、夢游、夢話則出現于NREM的第'時相。
二、主要睡眠時相提前,表現為早睡早醒。有些老人睡眠時相周期提早,因而吃完晚餐就想就寢,但天未亮就起床。睡眠型態的改變會影響睡眠的質量及日常生活。
三、睡眠在晝夜間重新分布,夜間有效睡眠時間減少,白天瞌睡增加。
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睡6到7小時
老人睡眠不足,會影響健康,但睡眠時間過長,同樣不利于健康。調查證實,凡每天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老人,不僅沒有顯出精力充沛,反而情緒低落、動作笨拙,出現反常心理,且可能變得愈睡愈懶,老人容易產生疲勞感。
60至70歲的老人每天睡眠6至7小時為宜,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 每天睡眠一般不宜超過6小時。 這是因為,老人睡眠時間越長,體能下降越多,進而加速身心老化。
睡眠和充足的睡眠,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都不算熬夜。
實際上就是說不管你是幾點睡覺,只要有規律,并且睡眠充足,就不算熬夜。假設你每晚都是凌晨1點睡覺,早上9點左右起床,而且每天都是這樣,這樣的話只能算是晚睡晚起,并不算熬夜。
規律很重要。經過一年的調整,小編我現在每晚睡覺都是6個小時左右,最多不會超過6個半小時就會自然醒,醒了以后睡不著的那種。如果10點半睡,那我就是5點一刻或者5點多一點起床。如果11點多睡,那就是6點10分起床。中午再睡半個小時一天都很有精神。
如果你是在凌晨1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這個就算是熬夜了,因為它僅僅是滿足了有規律的睡眠,沒有充足的睡眠。
對于老年人來說,每天睡前保持散步三十分鐘,可以提高睡眠質量。許多老年人經常會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而在睡著之后又會非常容易醒來。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這部分人白天從事的體力勞動比較少,從而在晚上很難入睡。因此對于老年人來說,每天在睡前散步可以提高人體血液循環的速度,從而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有利于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及時排出體外,從而有利于老年人的睡眠。對于超過60歲的人來說,可以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比如可以在早晨打太極以及散步,這樣做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質量。
@頭條健康@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真相來了##了不起的醫生# @南方健康 #清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