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你做主 (是的,換了書名和結構。過幾天會說明)
一、誰偷走了你的幸福?
3. 壞比好強大
今年8月間,我回了一次國。一個朋友得知我要回國,特地警告我說:“你要當心啊!國內可不象美國這么簡單,到處是陷阱啊!”
我說:“怎么了?”
他說:“我跟你說,國內不得了啊現在,你下飯館,菜都是地溝油炒的,龍蝦都是臭水溝里養的,辣醬里有蘇丹紅,啤酒里有甲醛,就連可樂里也苯超標……”
“我靠,看來還是你老人家熟讀中文網,對國內情況了如指掌啊,”我說,“我單知道奶粉里有三聚氰胺,不能喝;我不知道其他食物里也有這么多名堂。”
“不光吃的!回國干什么都得當心。在地鐵里要當心小偷,在路上要當心飛車黨,在商店要當心被宰,就算遇到老朋友也要當心,現在最流行宰熟呢!”
聽著他的話,我的眼前已經涌現出自己雙手緊抱錢包、戰戰兢兢地走在路上、四顧驚惶的形象。他還在繼續教育我:“所以你可不能露富啊——不過你也不能露窮。你要知道,我們留學生啊,現在跟國內比都是窮人了,所以你也要當心,不能讓別人看不起你!”
好在我一下飛機,就把他的話忘到羅剎國去了,有飯店便下,有好菜便點,有趣人便見,有啥話便說,有時我付錢,有時別人付錢。到最后好像也沒受什么騙,當然吃下去了什么現在還不知道,不過回美國后向他匯報時,還算不曾為他所笑。
相反,我告訴他,我覺得國內的道德分明在進步。與兩年前回國相比,這次我注意到人們的吐痰減少,插隊減少,讓座增多,排隊時大家留的空間也增多。
一次在大巴上,最后大家下車時,一個座位上有人扔了空礦泉水瓶和報紙沒收拾就走了,我看后自然深為鄙視,然后就在鄙視中繼續安然前進。我后面的一個姑娘輕聲嘀咕了一句:“這是誰啊?”然后卻拿起水瓶和報紙,帶到車下扔到垃圾桶里去了,讓我大為汗顏。
我在我弟處住了一段時間。他在向一位老師傅學太極拳。每天早上,我也隨他去小區的綠地里,學點基本功。那里的人無論認不認識,都很友善,看見我東倒西歪地亂打,常會熱情地來點撥點撥(當然,有時候過度熱情了)。
有一次,我帶著我弟和我哥的孩子上街玩。都是四、五歲的孩子,一出家門就撒開丫子亂跑,正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剛剛拉住一個,另一個已經跑得不見蹤影了。我急步往前,四處尋找,才發現前面有一位婦女,幫我擋住了小侄子,口里埋怨著:“這誰家的孩子啊,大人也不盯著點!”
當然,這幾件事并不新鮮,恐怕你在生活中也遇到過。不過你可能和以前的我一樣,遇到過,卻毫不為奇地隨意忽略掉了。但反過來,如果我們遇到什么壞事,那可不得了,不說放到網上大貶一通,至少心里肯定要好一陣子不痛快的。
這說明你我天生心理陰暗嗎?
不是。這只是人的正常心理,叫“負面偏好(negativity bias)”,也就是說,人會更多地注意負面信息和事件。這在心理學界是個廣為人知的現象,相關研究汗牛充棟。美國心理學家Roy Baumeister等人寫了篇48頁長的論文(其中援引文獻目錄就有8頁),題目就叫《壞比好強大》,總結了這些研究,:
Baumeister等人也討論了負面偏好形成的原因。這其實很好理解:壞事對我們的生存和繁衍的影響更大。如果我們沒注意到一件好事,比如沒看見村東口結了一樹好果子,那當然很遺憾,但還也許還能到村西邊填飽肚子。可如果你沒注意到一件壞事,比如沒看見村東口草叢里埋伏著一頭餓虎,那你恐怕就沒機會再去村西邊碰運氣了。
尤其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危機四伏,生活困難,環境艱苦,除了吃人的猛獸,你還得注意其他部落的襲擊、本部落的仇殺、災荒的跡象、疾病的征兆,乃至左鄰右舍誰比較摳門、自家老婆好像在跟誰眉來眼去,都是影響生存和繁衍的大事。不能對壞事作出迅捷的反應,基因就很難流傳下來。因此,負面偏好這個心理其實是進化賦予我們祖先的一件利器,有效地幫助了他們的生存和繁衍。
在現代環境下,負面偏好仍然是有用的,能幫助我們應對生活的挑戰。但在很多情況下,它也會成為我們幸福的障礙。因為:
1,現代社會已不象遠古時代那么危險。當然,壞事仍然經常發生,但無論頻率和后果都無法和遠古時代相比。以前出門會碰見猛獸,草叢里蛇蟲出沒,殺人、強奸是家常便飯,災荒、疾病如影隨形,因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現在當然也有危險,但能威脅生命的已大為減少,災荒防治和衛生狀況也有了質的提高。以前如果部落長老討厭你,你基本就等死吧(想想三十年前你得罪了單位領導);現在如果部門經理討厭你,當然也不是好事,但你大可跳槽。以前如果你求婚失敗,可能第二天全村就都知道了,其他幾個合適的姑娘小伙從此也另眼看你;現在如果你失戀,當然也不爽,但沒關系,合適的姑娘小伙還海了去,而且沒幾個人會因為你失過戀就笑話你。
可我們的負面偏好本能并不愿意閑著,遇到一點壞事的蛛絲馬跡,它就仍然要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忠心護主。于是乎,我們經常怕領導就象以前怕長老,領導言辭稍有不滿就心驚肉跳;怕失戀就象以前怕求婚失敗,好像這個人不要我,那我一輩子就都結不了婚一樣;一門考試不及格,就怕得好像以前不會打獵,只好坐等餓死;一個任務失敗了,就怕得好像以前沒注意餓虎攔路,嚇得心膽俱裂。當然這些也仍然不是好事,但我們的反應往往過頭了。時代不同了,古人說:“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和平時期還把階級斗爭的弦繃這么緊,最后只會害了自己。
2,現代社會資訊發達,信息傳播極快。由于我們會更注意壞消息,也更傾向于傳播壞消息,因此,在我們聽到看到的信息里,很可能壞人壞事的比例比實際生活中的高。新聞界有句老話說:“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世界各地的媒體里,一般都是壞消息比好消息多。中國官方媒體倒是例外,但由于它們已喪失了公信力,因此它們的好消息經常只會被反面解讀,或者嘲笑為造假的來源。壞消息流行得更快,這是人的本性決定的,不是雇上一批網絡評論員來引導輿論就能改變的。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壞消息,我們的理智知道它們發生在遙遠的地方、陌生的人群,但我們那停留在遠古時代的心理,卻仍然會把它們當成部落時代的壞消息來處理。那時候你聽說的壞人,基本上就跟你生活在一個村里,比如某人是小偷、某人愛占便宜,如果你不注意,下一個倒霉的很可能就是你;那時候你聽說的壞事,基本上跟你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村口有人被老虎吃了、好久不下雨恐怕會有旱災,如果你不防范,下一個遭殃的很可能就是你。可在現代社會,這些壞人壞事不能說跟你毫無關系,因為壞人可能表明整個社會的道德變差,而壞事比如詐騙,可能也已傳播到你的地方,但我們往往會在潛意識里把它們當成迫在眉睫的威脅來反應和處理,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抑郁、壓力、焦躁等負面情緒,或者過多的戒備心理和防范措施。
因此,負面偏好在現代社會里,有時會妨礙我們達到幸福。我們不能被它完全操縱,在面對信息時,要輔以清醒的理性分析,而不是無意識的本能反應。不要沉溺在負面信息中,也要注意到相應的正面信息,才能使我們的判斷更加準確,心理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