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世界是幸運的,因為能來就是一種本事。如果父母不結合,或者是不打算生小孩,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所以人應該要為此時時處處有一種深刻的滿足和榮幸感!
可是大多數人很少有這種幸運感,以為來到這個世界是天經地義的,所以不以為然,好象生下來世界欠他很多一樣,整天愁眉苦臉的,經常為工作或生活中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懷。其實人生出來不是無緣無故的,沒有父母親的相愛和愉悅,就沒有我們出生的機會。所以人人都是愛情的結晶,是快樂的產物。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影射著這樣一個不容懷疑的背景。
人來到這個世界雖然是被動的,可是看法、想法還是可以控制的。沒有任何人能剝奪我們獲得快樂的權利,今天能否獲得快樂有賴于我們的想法。能認定出生的那種與生俱來的滿足感和幸運感,可以讓我們回歸到生命的零點,重新審視自己來到世界理由,從而建立新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既然人生出來是這樣的幸運,那么人來到這個世界有沒有一種潛在的終極意義和目標呢?我想肯定會有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要不然你就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么這個終極目標是什么呢?
也許有人會說,為了生存,或者功,名,利,祿?你去問10歲的小孩,他都會說不是的。其實人都是赤條條而來,來什么?小孩可能會說“玩耍!”要是再問“為什么玩耍?”,我們就知道那個答案了----為了快樂一些!沒有人會相信自己天生出來就是尋找痛苦,要不然,剛生出來的你為什么要“哭”?找快樂呀,不是痛苦才哭的,而是為了找快樂而哭。這種哭不是一般的哭,是個體生命與這個世界簽訂的一份“快樂合同”,是“我要快樂”的第一呼聲!假如你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來,生下來的你肯定會默不作聲,那這樣的你早就完蛋了。
人常常因為歲月的流逝,感慨生活的不公和命運的虐待,逐漸覺得快樂甚少,甚至覺得與之無緣。那都是忘本之緣故啊。人忘記自身的追求快樂的使命,才會在長大當中泯滅那種天性的追求,才會追求不正當的東西,導致快樂的喪失。人常說:心想事成!忘記了當初的使命,天性的追求,何樂之有呢?想才能樂,常想起這個不變的使命和追求,我們的人生方向才會明確。我們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心念、情緒,知道事情的重輕、主次,知道在以一顆“玩耍”的心態“游戲人生”,享受來自自心制造和開發的快樂光景。生命是因為快樂而有的價值和意義。小時侯的天真、無暇,現在回想起來總是那么快樂,就是因為當時隨著一種天性的東西在玩耍,所以才那么快樂無比,才那么令我們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