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條悶悶不樂的蛇,因為它無論到任何地方都惹人嫌,這條蛇并沒有作錯事,然而每一個人都在躲避它,不然就是拿棍子、石頭砸這條可憐的蛇,它明白到自己會有這種遭遇是因為蛇的樣子嚇到人了,所以它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外表,它把尾巴放進嘴巴里,把自己卷成完美的圓形,然后再讓身體僵直成像高級的木材制品。
很快,幾個小孩子一發現這條蛇,馬上抓住它并且高聲大叫著說:“哇,多么漂亮的綠色藤圈。”小孩子拿一根棍子,開始把蛇到處滾來滾去,有時還會玩一些把戲讓蛇滾個不停。
這條倒霉透頂的蛇,只能拚命忍受這種懲罰,能忍多少就忍多少,當第一個可以溜走的機會來臨時,它立刻滾進灌木欉里,松脫回復成原來的形狀,安全的溜走了。
“我已經給上了一課.”它自己告訴自己:“無論遇到多少倒霉的事情,我犯不著偽裝成別的東西,去贏得任何我想要的。”
這條蛇開始和中間并沒有做錯什么,只是它的所作令它自己遠離了它的本性,所以它痛苦,遠離自己的本性生活于是被異化了。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其實沒有力量去責怪“無論任何地方”的人們和人們的觀念,這無底的深淵的造成者還是自己不如其實際的生活態度。
佛陀曾說:“世人所期望發生的,往往與事實不同,於是失望產生了。世事便是如此運作。 我們應該對此作如實的觀察。”
在不離開社會生活的背景下過屬于自己本性的生活,或許就是理想的自然人和社會人的真正統一。也或許是人們常說的中道生活——一種平衡且完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