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在《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課》中說到:“鼓勵大家成為一個冷淡的人。”
人生在世,誰都希望可以廣結人緣,只是人心的復雜確實讓我們有心無力。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有困難肯定會互相幫助,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體會到,在互助的前提下是有利益的深溝。
想想你之前是不是有過這樣的情況:
別人找你幫忙時,你毫不猶豫就答應,而當你需要幫忙時,別人找各種借口拒絕;別人一次次把你傷害,而他稍微幾句說辭,你就一次次將他原諒。
說白了,人情社會,你我都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太看重人際關系的人,做什么都以別人為先,只會被別人當成傻子來拿捏。
其實,朋友也好,親人也罷,有的吃香喝辣自然就形影不離,有朝一日,一旦出現利益沖突,再好的關系都會分崩離析。
人生于世,天意居半,人謀居半。與其浪費精力在這些所謂的人際關系上,倒不如學著將他們看淡。
01低質量的社交,冷淡些
有人說:“低質量的社交總有一天會成為你痛苦的源頭。”
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懂得精簡自己的朋友圈,這樣既可以活得安靜,還可以避開很多麻煩事。
盡管有人會質疑你的性格,懷疑你的社交能力,但你無需理會,就跟那句話一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把低質量的社交看淡,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還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這也正是一個人成年人應負的責任。
作家三毛說:“知音,能有一個已經很好了,不必太多。”
如果實在沒有,還有自己,好好對待自己,跟自己相處,也是一個朋友。
是啊,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哪怕孤獨一人,又何妨?
02 看不起你的人,收起你的熱情
人與人之間確實很難做到互相尊重。
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這種人?他以前生活落魄,后來某次機會賺了點小財,從那以后,說話口氣都變了,言語間透露著看不起人的意思。
其實,這都是人之常情,因為人的骨子里本就流露著“傲氣”。
但有一些人,明明知道對方是在看低自己,卻還拼命地討好對方。
你天真地以為把人際關系打通,有一天如果遇到困難就可以找對方幫忙,這種想法,屬實愚蠢。
做人,何必活得那么卑微?要知道,越是目中無人的人,越不能助長他的氣焰。
對于這些看不起你的人,你早就該冷淡了,如果他有心冒犯你,你也無需對他客氣,記住,你再善良,也要帶點鋒芒,更何況你的善良不應該用在這種人身上。
03 做自己,最自由也最自在
一個人,越在乎人際關系,就活得越累。
很簡單的道理:你做得再好,只要有一次做得不夠,別人就會忘記你的好,反而把你的不足記一輩子。
仔細想想,被這些所謂的人際關系弄得心煩意亂,真的值得嗎?
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喧囂,所以他想破腦袋也要擠進別人的圈子,有些人則是冷淡,因為他知道:對的關系,從來不需要強求,錯的關系,再強求也沒作用。
一味地在這些關系里游走,帶著不熟悉的假面過生活,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余生,好好地經營自己,把時間花在正確的事情上,把日子過得簡單一些。
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是啊,曾幾何時,別人對我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們還盡力去做,只為妄想別人看好我們。
如今,已經懂得,有智慧的人,都是“冷淡”的活著,別人的評價是什么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演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