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駕崩后,都會有一個謚號,也是對其所作所為的總結,比如宋仁宗趙禎,“仁宗”就是他的謚號。有的帝王因殘暴不堪,最終淪為亡國之君,死后就會得到一個不好的謚號,如商紂王,這里的“紂”就是對他的評價。曾經有一位皇帝,被史書稱為千古暴君,但專家發現其棺材后,覺得世人都冤枉此皇帝了。
2013年的時候,在揚州的一個建筑工地,工人正在施工時,突然挖出了幾塊古代的磚頭,有的磚頭上還有一些文字。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工人就將此事上報給當地的文物部門,考古專家很快就趕到了現場。半個多小時后,在地下發現了兩座殘破的磚室墓,其規模很小,只有一些普通的陪葬品,專家以為墓主人的身份并不顯赫,甚至只是普通百姓。
盡管如此,還是按照流程對墓地進行清理,看能否找到一些有價值的資料。不一會,專家在其中的一座墓中,發現了一塊墓志銘,上面沾滿了泥土,字跡也有些模糊。當把墓志銘清理干凈后,發現了“隨故煬帝墓志”這六個字,也就是說,墓主人是隋煬帝楊廣,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根據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揚州的時候,大臣宇文化及發動了兵變,楊廣被縊殺,蕭皇后傷心不已,但她只能將丈夫草草地安葬了。宇文化及離開后,大將陳棱想到皇帝的恩情,為其舉行了葬禮,并給他找了一塊風水不錯的地方,將他遷葬于此。唐朝建立后,李淵將隋煬帝的墓地遷到了其他地方,隨后再也沒了記載。
我們都知道,楊廣的“煬”的謚號,是唐朝建立后所賜。據《謚法》記載:“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也就是說,他之所以被稱為隋煬帝,是因為他離德荒國、逆天虐民,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殘暴的皇帝,事實真是如此嗎?
根據一些史料研究得知,放置隋煬帝尸骨的棺材,是蕭皇后與幾個太監用床板簡單組合而成,當時也沒有金銀玉器,就把一對銅環作為陪葬品,放入了墓中。另外,蕭皇后在去世前留下遺言,希望與丈夫楊廣葬在一起,據此可推測,另一座墓地的主人就是蕭皇后。
從公元604年開始,一直到隋煬帝被殺,共在位十四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他開創了科舉制度,修建了大運河,親率大軍征討吐谷渾,每一件事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般來說,古代帝王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修建奢華的陵墓,但隋煬帝則不同,不管是正史上的記載,還是野史傳說,他都沒有為自己修建過陵墓,就沖這一點,都不能稱他暴君。由此可看出,楊廣并沒有那么壞,或許不能稱得上千古一帝,但也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皇帝,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