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用和選拔人才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清代著名詩人,思想家和改革家——龔自珍就在他的《已亥雜詩》中大聲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種唯才是舉,不論出身的選拔標準不論在當時還是在現代中國,都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然而,不論應用那種標準來選拔人才,紙筆類的考試從古至今依然是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方式。現代中國,讀書人越來越多,獲得高學歷的人也越來越多。在選拔人才上,學歷還是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首選的一個重要標準。
那么,同樣都是靠讀書獲得“學歷”,你現在擁有的學歷如果放在明代,應該處于什么等級了?
作為古代選拔人才的一項制度——科舉考試雖然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產生,但真正得到完善和發揚光大,卻是從明朝開始。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搞擴招。而后規定每三年舉行一次,一直沿用至清末。考試的級別分為地方考試(院試)、省級考試(鄉試)和中央考試(會試和殿試)。
何謂“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因學政又稱提督學院,故名”院試“。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統一叫”童生“,不論年齡大小,只要通過了縣試和府試就具有”院試“的參考資格。這一級考試成績分六等,只有考到一二級別的人才能參加鄉試。而所謂的”秀才“就是考到高等的人。
這一級別的考試相當于現代的高中入學考試,即中考。在明代,考到前40名的稱廩生,政府每月會供給六斗米,稱”廩米“。如果您是初中畢業,但是卻沒有考上高中,那您的學歷放在明代,就只是個”童生“。
在”院試“之前,還有”縣試“和”府試“。”縣試”相當于全縣小學入學考試。前20名稱“廩生”,每月得“廩米”6斗。一斗大概等同于現在的12.5斤。“府試”相當于現在的全縣市初中入學考試。前30名稱”廩生“,每月得米6斗。
在初高中語文教科書中,我們知道了一個叫“范進“的讀書人。他因為考中了”舉人“就高興的瘋癲了。那么,考取舉人的考試的是哪一級別的考試了?它又相當于現代什么級別的考試呢?
這一級別的考試就是:鄉試,屬于省一級的統考。鄉試逢子、午、卯、酉年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在八月中旬,故又稱“秋闈。由省里貢院出題,考試分3場,每場考3天。考試內容有《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言八韻詩,五經和策問。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1名舉人稱為解元。舉人可于第2年進京參加中央考試。
”鄉試“相當于現在的高中畢業會考。如果您順利通過了高中畢業會考,而且成績優異,在全縣市進入前50名,那么您在明代就可以被稱為一個“舉人”了,就可以參加“中央考試“,即會試了。如果您只是通過了會考,但成績不夠優秀,那您在明代充其量就是個秀才。
然而,即使是“秀才”,在明代也是各級考試中的成績優異者。而不是僅僅夠資格拿個畢業證。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么?因為古代的”狀元“和現代的”高考狀元”所參加的考試不是一個級別的考試。
現代的“全國高考”在明代相當于“會試”。所謂“會試”,每逢辰、戌、丑、未年的三月舉行,故又稱“春闈”。和鄉試一樣,它也連考3場,每場考3日。3場所試項目同樣是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及策問。會試取中者稱“貢生”或 “中式進士”, 第 1名稱“會元”。
這個考試只有獲得舉人資格的才能參加。朝廷將從來自全國各省的舉人精英中挑選三百人參加考試。這三百人并不是現代人熟知的進士,而是“貢生”。要想當進士,還要再過一關——殿試。
所以,現代的“高考狀元”在明代只是“會元”,就是在“會試”中考到第1名的舉人。
在明代,“狀元”的產生必須要通過殿試。在這場考試中,考官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考試方式是口試,皇帝提問,考生回答;考場就是皇帝做朝聽政的金鑾殿;考試內容是策問。
在考生回答的過程中,皇帝及大臣會根據考生的表現將他們劃分三個檔次,即三甲:一甲三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所以古代的“狀元”就是在殿試中獲得一甲第一名的考生,就是所謂的“天子門生"。此外,狀元的獲得者一定要高顏值,即相貌堂堂。殿試結束后,一甲的考生會直接進入中央辦公廳或者中央政策研究所工作。其他的二甲和三甲考生則進入省市級政府機構工作;此外
如果您參加了高考,并且順利大學畢業,拿到了畢業證,并且各門功課都十分優異,那您在明代就算是個名副其實的舉人了。
如果您拿到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明代則可能算得上是一個進士。然而,要想成為一個”狀元“,那就必須拿出真本事,而不僅僅是有一個碩士和博士的學歷。
嚴格來說,明代和現代采用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制度,不論是考試方式,考試內容和考試目的,都有極大的不同。所以,明代的各級考生名稱現代人的學歷也是不能完全等同起來的。
另外,古代考試主要是選拔性質的考試,以挑選優秀人才主要目的,所以考試的要求比較嚴苛。所以才有很多讀書人窮其一生也才只是個秀才;而現代考試主要是為了普及文化,提供人們的文化水平,所以在考試的難易上就沒有那么嚴苛,多數只要分數及格即可。
所以,請不要對號入座!
您對古代的科舉制度有什么看法?您對現代的考試制度有什么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