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zhuǎn)眼,春去夏至,初夏的腳步已經(jīng)走近了。大街上,愛美的姑娘們也早已換上了輕盈美麗的夏裝,衣袂飄飄,裙擺飛舞,處處一片夏日的生機和熱鬧;道路兩旁的行道樹也早已濃蔭彌補,為行人送上了濃濃的綠意,夏日的樹最是多情最是多姿。
對于夏天,有些人是討厭的,討厭它的悶熱,討厭它的烈日,討厭它的嚴酷,然而初夏卻是美麗的,早晚涼爽,只有中午才會稍顯燥熱。此時的夏日是溫柔的,是含蓄的,是清爽的。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一首描寫初夏的七言絕句,詩中有微風,會為你吹去浮躁,詩中有花香,為讓你沉醉,詩中的生活好美!它就是晚唐名將高駢的《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高駢(晚唐)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高駢,字千里,出身于禁軍世家,晚唐著名的軍事將領。高駢一生殺敵無數(shù),忠君報國。公元866年,高駢文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名震四方。然而在與黃巢義軍交鋒的時候,中了起義軍的緩兵之計,倉皇逃跑,致使長安失陷。他自己的一生功名也毀于一旦。
這首詩應該是作者早期是的一首作品,清新靈動,色彩鮮麗,構(gòu)成了一幅初夏風情圖。詩的首句“綠樹陰濃夏日長”初讀覺得平平無奇,細讀之下會覺得味道深婉:一個“陰濃”說明此時應該正是午后,因為午后陽光最烈,樹木的影子也正是深的時候,一個“濃”字看似簡單,實則含義很多,不僅說樹蔭濃,而且突出了樹木的綠意。在濃蔭的密布下,夏日似乎也變長了,一切貼切又自然。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是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寫夏景色。作者看著平靜的池塘看到遠近高低不同樓臺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心情也是怡然自得的。一個“入”字非常惟妙惟肖,寫活了池塘,寫活了周圍的一切。此時的池塘就像作者的心情一樣,寧靜闊大,可以容納天地萬物,明凈而清新,充滿了生活的動感。初夏時節(jié),不熱不涼,作者心情怡然自得,周圍的景色自然也靈動而充滿了生機。
第三句“水晶簾動微風起”非常精巧微妙,寫出了作者作為文人柔情的一面。初夏時節(jié),風微微而動,陽光照到池塘的水面上,波光瀲滟,和水晶簾相互映照,欲發(fā)晶瑩光亮;當簾子微微搖動時,作者才發(fā)現(xiàn)有微風吹起,這即說明作者的觀察細致,也說明作者的心情此時非常平和怡然,因此才會發(fā)現(xiàn)這微小細致的動作。而且必須是“簾動”再寫“風起”,這樣反著表述才新奇有趣。
第四句“滿架薔薇一院香”最為絕妙,是詩人從嗅覺來寫夏日景色。詩人正在怡然自得地欣賞著夏日景色時,不知道從哪里傳來一陣陣花香,讓作者的心情為之一震,沉醉不已。這滿架的薔薇花,或許是作者看到的,也或許是作者沒有看到的,但是花香襲來卻是真實的。在這里,作者用“一院”來作“香氣”的量詞,即寫出了香氣的濃烈,也寫出了薔薇花開地旺盛,滿滿夏日的生機與靈動。而且這花香也與上一句的“風”是照應的,因為有風才會有香氣傳來,十分巧妙。
作為一位武將,高駢慧智蘭心,用文人特有的細致與敏銳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初夏風景圖:圖上有花,有池水,有香氣,有水晶簾,有綠樹,有陽光,滿滿文人的閑情逸致。對此,筆者真的非常佩服古人,能文能武,拿起刀劍能殺敵報國,放下刀劍能吟詩作畫,將生活過地如此詩情畫意。在這首詩里,一切都好美!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