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壇,有很多文人墨客名不見經傳,提起他們的名字,大家并不熟悉。可是,一旦提到他們的經典詩句,那可以說如雷貫耳,人盡皆知。比如寫出“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故人”的崔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崔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等等。
而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亦是如此。多數人知道他,就是因為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詞纏綿悱惻,悲哀感傷,寫盡了人世間愛情的凄美和無奈,千百年來,讓人感慨不已。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他的另一首經典詩作《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這是詩人晚年回到故鄉,寫給兒孫的一首詩,寥寥數語,便指出了人世間最好的教養。全詩如下: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元好問,世稱遺山先生,是金末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被時人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金朝滅亡后,元好問因不愿投敵叛國而被囚禁在大都數年,直到晚年才重回故鄉。作為文人大家,元好問詩、文、詞、曲倶佳,尤以詩作成就最高。這首詩就是他晚年的一首代表作。
此時,金朝早已滅亡,而元好問在被元人囚禁數年后,直到50歲才回到自已的故鄉——山西忻州。自此以后,詩人與世無爭,安心過著遺民生活。經歷了國破家亡和數年囚徒生活,詩人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周濟天下的夢想,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節操,獨善其身。
這首詩雖然是詩人寫給兒孫的,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內心的一份堅守,更指出了人世間最好的教養。詩作首聯“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側重詠物,色彩鮮明,言語質樸,形象地刻畫出了海棠花將開未開時的情景。海棠花深藏于重重新綠之中、尚未開放,僅僅是“數點紅”。
其中,“新綠”與“數點紅”形成強烈色差,對比鮮明。而“一重重”和“數點”分別形容綠葉和花苞,用語幾近白話,卻十分準確形象。“一重重”極言海棠花葉子茂盛,重重疊疊,一片生機。而“數點”即不多也不少,用來形容將開未開的海棠花苞再合適不過。
詩作后兩聯“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側重言志。詩人望著圍繞在身邊的兒孫們,心里感慨良多,于是便借海棠花來教育后輩。海棠花此時剛剛結苞,未來還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慢慢開放。所以,詩人忠告它要“愛惜芳心”,不要輕易地吐蕾開放,更不要羨慕桃李鬧春風的熱鬧浮華。
這樣的“教養”,對一個年輕人而言,多么可貴呀!人生如花,如果開放得太早,經歷幾場風雨之后,就會很快凋零。為了開放得長久,年輕人應該像海棠花一樣,深藏紅蕾,甘于寂寞。在詩人心中,真正的“芳心”是不應該輕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樣,在春風中追逐嬉鬧,不過是一種膚淺的炫耀,一種淺薄無知的表現罷了。
整首詩平易近人,意韻醇厚,發人深省。其實,人的一生就和花一樣短暫,美好的時光總是一閃而過。年輕的時候,人們如果不懂得珍惜,不能甘守寂寞,不愿沉下心來學習和思考,就會很容易被俗世的浮華所迷惑,過早地失去初心,忘記自我。如此,青春便會如花朵一樣過早凋零。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