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常見的中醫證型有如下幾類:
(1)心腎陰虛,陰虛火旺:此類患者多為慢性失眠,夜間失眠,心煩、心慌的同時,常伴有腰酸,手足心熱,舌體很少有齒痕,往往是裂紋,口干苔干,伴有便秘。自覺“神浮于上”,“靜不下來”。這類失眠患者,可以服用烏靈膠囊,或天王補心丸合知柏地黃丸,效果都不錯。
按:烏靈膠囊這個藥很多患者都開過,有的反應效果好,有的真是一點效果都沒有。該藥的主要成分是烏靈菌粉,總體來講,如果心慌心悸特別明顯,而且有下焦濕熱,比如尿灼熱等,這個藥還是很管用的。早飯后服用一丸天王補心丸,睡前服用一丸知柏地黃丸,補心陰降虛火,對于神經官能癥之類的心悸失眠,胸口、手足心熱(五心煩熱)效果很好。筆者屢試不爽。另外還有一種中成藥交泰丸,也是治療心腎不交的失眠癥,臨床一般難買到,它與烏靈膠囊在臨床上的區別并沒有見到報道,目前只有聯合用藥治療心腎不交失眠癥的研究,所以治療效果孰優孰劣尚有待驗證。
(2)心脾兩虛:此類患者通常體質虛弱,神疲乏力,無精打采,甚至白日黑夜都自覺自己似睡非睡,頭沉頭暈偶作,胃口有時候也不是很好。女性患者往往還有月經失調,以月經淋漓不凈為常見。可以服用人參歸脾丸來補益心脾。
按:人參歸脾丸、人參健脾丸,有什么區別呢?健脾,顧名思義,是脾虛,運化功能減弱,導致消化功能減弱為主,能吃但不消化,吃了就脹滿感,甚至想吃不敢吃,這時候人參健脾丸可以參照服用。而人參歸脾丸,側重于補氣血,消化功能尚可。如果出現了腹瀉便溏,那么參苓白術丸更適合服用,健脾滲濕止瀉。
(3)肝郁脾虛:這種類型的失眠最為常見,這也是筆者在收集這么多失眠癥患者總結出來的證型規律。絕大部分都是肝郁脾虛型,占大多數。這也說明了很多失眠都是由于情緒引起的,無論男女,工作壓力還是家庭、社會壓力,情緒不好,長期抑郁不舒,導致肝木乘脾土,吃不下睡不好。這類型的失眠患者,脈象以弦細為多見。逍遙類中成藥為首選,比如逍遙丸、加味逍遙丸、紅花逍遙片等。同時配合一定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情緒壓力,適度運動,建議外出散心旅游,或參與集體活動等,轉移注意力,舒緩心情。
按:逍遙丸、加味逍遙丸、紅花逍遙片,都有什么區別?這三類藥都是中醫古方逍遙散衍生出來的中成藥,主要功能就是疏肝解郁。臨床上使用的區別在于,加味逍遙丸是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加了丹皮和梔子,這兩味藥可以清泄肝火,對于肝郁日久化火的患者有益,比如出現了口干口苦,就用加味逍遙丸效果更好。紅花逍遙片,是在逍遙丸的基礎上加用了大量的紅花,活血化瘀效果明顯,對于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血塊色暗等,更適合應用。
另外,舒肝丸、舒肝解郁膠囊等,名字差不多,貌似功效都有疏肝解郁,怎么來用呢?舒肝丸肝丸的功效側重于脾胃癥狀,肝氣犯胃導致的胸脅脹滿,胃脘部的疼痛、嘔吐、吞酸等;舒肝解郁膠囊主要成分是貫葉金絲桃和刺五加,也是針對肝郁脾虛證的方藥,與逍遙丸主治類似,但究竟哪個效果更好,或者說更適合您,還是需要您自己的體會,二者在臨床上只是藥物組成不同,主治與功效類似。還有舒眠膠囊,也是針對肝郁傷神的失眠癥,患者可臨床上參照使用。
(4)肝陰不足,虛火上擾:臨床上一般不會特別提到肝陰不足,通常講肝火,但是“火”也是分虛實的,前面的肝郁脾虛類型中的肝郁日久化火,通常指實火為主,口干口苦、脾氣暴躁、容易起急等,而肝陰不足引起的虛火,往往不受關注。這類患者往往有眼干癥狀,肝開竅于目,還有一系列陰虛之癥,虛火之癥,人們常常提到的棗仁安神口服液就適合此類型的失眠。臨床上好多患者都知道酸棗仁是治療失眠的常用中藥,但究竟怎么用,什么時候用并不十分清楚,很多患者服用無效,這就是不對證。一般來講,安神的中藥很多,酸棗仁只是其中的一種,酸入肝,適合肝陰虛的失眠癥,用錯了就失望了。
按:與棗仁安神類似功效的還有百樂眠膠囊,里面也有酸棗仁,也是以滋陰清熱安神為主,適用于肝郁陰虛的失眠癥。
(5)髓海不足:腦為髓海,髓海空虛,不但會引起脫發,也會引起失眠。這類失眠往往不因精神情緒,而是用腦過度引起,中學生或者準備參加考試的中青年多見。這時候的中藥往往要以補劑為主,如刺五加、淫羊藿、黃精、熟地、鹿角膠、鹿茸等,比如甜夢膠囊、安神補腦液等,以健腦安神收效。
(6)心氣不足:心主血脈,心血不足,或心氣不足,導致的失眠癥,常伴有氣短,甚則上下爬樓梯、長時間走路或運動困難等,這種明顯的虛證失眠癥,要以強心為主。心主神,心藏神,心虛導致神不守舍,治療的中成藥有心神寧片、參松養心膠囊、養血安神顆粒等;長期的心律不齊,可用穩心顆粒。另外,生脈飲用于心陰虛,補心氣口服液用于心陽不足,二者還是有區別的。七葉神安片含有三七總皂苷,所以偏用于心血不足伴有心血瘀阻,癥見胸悶心痛較多見。如果心氣虛寒,就要用柏子養心丸來治療。
(7)心火旺:單純心火亢盛引起的失眠也很常見。心主神,心藏神,心神受擾,神不守舍,常見有口腔潰瘍,心煩,小便短赤等癥,甚至出現精神錯亂等神志疾病,朱砂安神丸可用。重鎮藥(朱砂)用量較大,常服容易損傷脾胃功能,所以不可久服。
(8)痰熱內擾:這類證型也非常多見,典型特點是舌苔黃厚膩。正常情況下,淡紅舌、薄白苔,如果您照鏡子發現舌苔黃厚,您的整個身體感覺肯定也不會特別清爽。痰熱內擾型失眠癥,患者往往也有高脂血癥,或者體型肥胖者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瘦人也有高脂血癥,這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所以不能僅根據體型來判斷血脂的高低。黃連溫膽湯是治療痰熱證失眠的主方,安神溫膽丸可參照使用。另外,清腦復神液具有清心安神,化痰醒腦,活血通絡的作用,偏于針對痰火擾心失眠癥,有報道指出該藥有助于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緒。
(9)心虛膽怯:此類患者臨床常見主訴是,害怕,膽小,有一點動靜就驚醒,甚至噩夢連連。其實,從膽論治失眠,是孫思邈《千金方》中的重要內容。但目前在臨床應用方面,這一理論延伸很廣,而往往忽略了膽腑的重要性。這種心虛膽怯型的失眠癥,目前還沒有特別有針對性的中成藥,但針灸治療效果很好。筆者曾治一此類患者,主訴就是膽小,有動靜就醒,比如外面的汽車聲音,家里的水滴的聲音,甚至考慮換房了。這就是典型的心虛膽怯失眠癥,經針刺后明顯好轉,睡眠質量明顯改善,免去換房麻煩。針刺治療最重要的一點是堅持,一般一周2-3次,該患者為退休人員,時間方便,堅持每周三次,連續治療3療程,臨床治愈。
(10)脾胃不和: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由于患者胃部不舒服導致夜間睡眠不好,這時候就要治本,即脾胃。調理脾胃,注重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睡眠自然好轉。相應的中成藥很多,如前面所提到的人參健脾丸,還有舒肝和胃丸,氣滯胃痛顆粒,溫胃舒、養胃舒,附子理中丸、香砂和胃丸等,臨床需醫生辨證給予處方。
按:筆者認為脾胃不好的患者,最好采用非藥物療法,脾胃病是慢性病,長期服藥,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對胃都有一定的刺激,有時候可能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加重病情。還有失眠癥常用的飲片,如珍珠母、代赭石、磁石、龍骨、牡蠣等重鎮安神類藥物,臨床要慎用,定期調整藥物劑量,以防傷其脾胃。針灸療法,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在改善消化功能方面效果非常顯著,中脘、足三里等常用穴的配伍使用,會有很好的效果,很多患者會在針刺治療后感覺很舒服,這就是良性發展的趨勢。
(11)血瘀證:臨床上,如果患者長期失眠,頑固性失眠,多方治療無效,往往給予活血化瘀之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久病成瘀,清代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類可酌情使用。現在有血府逐瘀口服液,說明書里也明確提到了可以治療失眠癥,臨床上也可考慮使用。
如上所述,在臨床用藥時嚴格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在準確辨析患者病證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差異,結合藥物劑型特點,確定個體化用藥方案,合理使用中成藥,制訂適宜的用藥時間和療程,避免不合理用藥和藥物不良反應,才能更好地發揮中成藥在失眠治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