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汝為:1945年生,廣東新會人。天津師范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漢語修辭語用學、漢語詞匯學、民俗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及天津方言與文化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著述:《古典詩歌的修辭和語言問題》、《詞語修辭與文化》、《民俗文化語匯通論》、《天津方言詞典》、《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天津方言與津沽文化》等。
第17講:律詩的流水對
流水對又稱為“串對”或“走馬對”。一般的對仗句是并行的兩個事物的并舉相對,如雙峰對峙,二瀑并流,出句與對句位置相換而意思基本不變。流水對的特點是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一氣貫注,前后相連;如一水奔流,整個一聯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流水對這種特殊的對仗形式是在律詩高度繁榮的唐代成熟的。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詩體》中說:
有十字對,劉慎虛“滄浪千萬里,日夜一孤舟”。有十四字對,劉長卿“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又南飛”是也。
嚴滄浪所謂“十字對”、“十四字對”即“五言流水對”、“七言流水對”。明人胡震亨給流水對下了一個言簡意賅的定義:“謂兩句只一意也,蓋流水對耳”(《唐音癸簽》卷4)。流水對兩句字字相對而文意連貫而下,如流水奔瀉,似騏驥馳騁,“流水對”、“走馬對”就是由此取義得名的。
對于流水對這種特殊的對仗形式,許多青年學子感到玄妙,難以把握。其實流水對就是一整句話分成兩句說,類似現代漢語復句中的兩個分句。我們把流水對的一聯視為一個復句,把出句和對句視為兩個分句;根據詩句的具體內容,分析、判明出句與對句間的意念關系;進而完整、準確地把握住這一聯詩的內涵,并把它置于全詩的語言環境和結構章法布局之內去考察和理解。請看以下唐人七律中的流水對及其分析: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這一聯流水對雙擬了“巴峽”、“巫峽”、“襄陽”、“洛陽”四個地名,既是當句對,又形成了工穩的地名對。這是詩人預想回鄉行程的路線,由水路轉旱路,自巴蜀東下荊襄,再北上赴洛陽。出句與對句前后相承,相當于承接復句。
豈有文章驚海內,
漫勞車馬駐江干。
(杜甫《賓至》)
意為:“我寫的詩文并沒有驚動海內文壇的聲望,所以空勞你駕車到臨江的草堂相訪。”前因后果,條達理暢,可視為因果復句。
萬里悲秋長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登高》)
意為:“離家萬里,淪落異鄉,長年漂泊,悲秋之情日篤;更何況年老多病,孤身獨行,登臺遠眺,則更令我難以禁受了。”構思縝密,抒情沉郁,對句又推進了一層,可按遞進復句分析。
玉璽不緣歸日角,
錦帆應是到天涯。
(李商隱《隋宮》)
意為:“如果皇帝的金印不是落到唐高祖李淵手中;那么隋煬帝是不會以游幸至江都為滿足的,他的龍舟恐怕要順著開鑿的運河駛到天邊去吧!”此聯為設想揣度的分析,揭露出楊廣頑冥不化,至死不語的昏君面目。這聯流水對可理解為假設復句。
彩筆昔曾千氣象,
白頭吟望苦低垂。
(杜甫《秋興》之八)
意為:“昔日我健筆凌云,所撰詩文曾受到天子的賞賜;但如今卻白發蕭疏,窮愁潦倒,唯余垂頭喟嘆了。”昔盛今衰,榮枯迥異,出句與對句呈轉折之勢,可視為轉折復句。
唯將終夜長開眼,
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懷》之三)
《遣悲懷》是詩人懷念亡妻韋叢的悼亡名作。這里引的是尾聯,意為:“我只有永遠懷念你,以‘終夜長開眼’的無盡思念,才能報答你‘平生未展眉’的一片真情。”前后句形成條件關系,相當于典型的條件復句。
寧為宇宙閑吟客,
怕作乾坤竊祿人。
(杜荀鶴《自敘》)
意為:“我寧愿自甘淡泊,作天地間一位隱逸詩人;決不尸位素餐,當塵世間的庸官俗吏。”上下兩句,態度決絕,涇渭分明,可視為取舍復句。
總之,流水對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文意連貫,有流動之美
流水對變傳統對仗的雙峰對峙為一水奔流,乍一讀來,往往只感到渾然無成,文意貫注;卻忽略了它是錙銖相對的偶句。反復咀嚼方會覺察其勻稱工切的對仗特點。這種特殊的對仗句,單行直下,一氣呵成,還有跌宕起伏的變化,形成一般對仗句所缺乏的流動之美。
(二)對仗工穩,有均衡之美
流水對既要求文意的連貫暢達,又必須恪守字字工切,銖兩悉稱的對仗規則,它是“以單行之神,運排偶之體”(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自序》),前后兩句間的邏輯性很強,上下句既不能分割,也不宜倒置。其對仗精嚴,用字工切,結構整齊,勻稱穩妥,具有均衡之美。
(三)語言活潑,有變化之美
一般律詩因拘于對偶,容易失之于板滯;而流水對卻化板為活。變拙為巧,并善于巧妙地把虛字安排入詩句中斡旋呼應,寓散行于駢偶之中。經過語言與形式上別開生面的創新,具有曲盡其情、文氣抑揚的變化之美。
商丘市詩詞學會
商丘市詩詞學會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市作家協會領導下成立的專業詩詞類社團組織。旨在普及詩詞格律知識,學習詩詞創作技巧,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建設美好家園。
顧 問:李傳申(釋然)
會 長:徐永學 李智信
副會長:徐建華 侯公濤 章宗義 劉成宏 徐澤昌 王文正 李輝民
秘書長:徐澤昌(兼)
副秘書長:李山松 朱光偉 黃 灝 王繼峰 喬宇振 楊正偉 葛 霞
歡迎全國各地的詩友踴躍賜稿,郵箱:shangqiushici@163.com,設有新聞信息、詩詞人物、詩林擷英、才女芳華、自由花香、詩詞課堂、商都書畫、佳作點評、當代詩話等欄目。
【新朋友】請點擊圖片右上方藍色“商丘詩詞”關注,并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老朋友】請點擊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