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在人體大腦成分中占有重要席位,對大腦、神經系統和視覺的發育至關重要,被稱為“腦黃金”。為孕育聰明寶寶,不少準媽媽從懷孕初期就開始補DHA。不過,DHA不能亂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誤區。
1、為補DHA多吃魚?
其實,不是所有的魚都能“穩準狠多”地幫助準媽媽補充DHA,而且,魚并非多多益善,過多食用反而對準媽媽的健康有潛在風險。受工業排污的影響,很多魚的可食用部分,存在甲基汞蓄積問題。甲基汞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環境污染物,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語言和記憶能力障礙等。更關鍵的是,它是一個無比執著堅毅的“破壞分子”:具有很高的穩定性,能夠在人體組織中長期存在、難以消除。
所以,準媽媽每周吃兩到三次的魚蝦,或者每周淡水魚總量在半斤到7兩之間,是相對比較安全的食用量。
2、補充DHA越多越好?
任何營養素,都是在均衡搭配的基礎之上發揮作用的,這就意味著任何營養素都是“夠用就行”,而非越多越好,甚至一部分營養素當攝入量大大超標的時候,反而會對準媽媽和胎寶寶有危害。
關于孕期DHA的推薦攝入量,不同國家標準并不統一,不同的國際組織也給出不一樣的建議——這也側面說明關于DHA的攝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否則直接說“多多益善”就好了)。
2015年發布的《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綜合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美國兒科學會(AAP)、中國營養學會等的推薦標準,結合我國實情,提出中國孕產婦DHA的推薦攝入量為:孕婦和哺乳媽媽每日攝入DHA不少于200mg。
3、多吃核桃也可以補DHA?
這一“觀點”的出現,是源于兩個說法:傳統觀念的“形補”——核桃長得像大腦,所以能“補腦”、“等同于”DHA;第二種是核桃中的亞麻酸,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DHA。
第一種說法,顯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雖然核桃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于大腦的發育有一定幫助,但絕對不能等同于“補腦”。第二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核桃、亞麻籽、紫蘇籽中的α-亞麻酸,確實可以轉化成DHA,但是轉化率比較低,是一種低效的攝取途徑,不能滿足準媽媽與胎兒的需求量。所以,通過富含DHA的營養補充劑直接攝取,然后通過胎盤或者母乳傳遞給寶寶,才是DHA更穩定有保障的攝入途徑。
4、補DHA吃魚油比藻油效果好?
首先要了解DHA的安全性,事實上,魚類之所以含有DHA,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魚食用了富含DHA的海藻,是海藻中的DHA通過食物鏈的傳遞,才在魚體內積累下來。而藻類則可以通過自身發酵來合成DHA。因此直接服用藻油DHA,是一種更加高效直接的補充方式。
建議選擇如KIDSBON小鹿邦邦DHA藻油(mater)這種以深海天然無污染紅海藻為原料的優質DHA藻油,它是采用海洋微藻發酵和低溫、物理技術提取,DHA每粒含量200mg,符合孕婦需求,且穩定性強,純度高,孕婦服用更安全。
無論是從孕期持續到哺乳期,孕媽媽都需要留意DHA的科學補充,這對孕婦本身和寶寶都很重要,所以以上幾點需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