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廣渠門中學舉行教師板書大賽,年輕教師根據所教課程設計、書寫各自的板書,由學生和老教師做評委打分,從而帶動和提升全校師生的漢字書寫水平。
6日下午放學后,廣渠門中學初一(3)班教室里出現了奇怪的一幕:老師們輪流在黑板上寫板書,幾名學生坐在座位上為他們打分。
前不久,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重新開設書法課,以提升學生們正在下降的漢字書寫水平。為從源頭抓起,廣渠門中學在全市率先組織起教師板書大賽,給學生帶個好頭,引書法課回歸課堂。
教師賽板書,學生當評委
“荊軻刺秦王……”高一語文老師趙明迅速地書寫所講課文的要點,不一會兒,雋秀的字跡出現在黑板上,“真漂亮!”“好流暢!”臺下的老師和學生忍不住為她鼓起掌來。
從師范院校畢業的語文老師張國太設計了《風箏》一課的板書,為增加形象性,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風箏。“上學的時候并沒有進行過專門的板書訓練,當了老師才發現板書的重要性。”走下講臺,張國太似乎并不滿意自己剛寫下的板書:“以后還得多下點功夫。”
參加此次板書大賽的共有76名教師,他們的年齡全部在40歲以下,來自各個學科,占廣渠門中學一線教師的近一半。大賽評委由學校教研組長、骨干教師、專職書法老師和學生組成,他們評選出來的優秀板書將在全校進行展示。
作為評委之一的初三學生郭祎說,板書的好壞有時候會影響自己上課的心情,甚至學習成績。“我以前數學學得很爛,后來換了個數學老師,板書特漂亮,我也跟著喜歡上這門課了。”
廣渠門中學副校長邢穎介紹,板書是一個教師的基本功,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另一種語言。盡管現在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但有效的板書設計有助于學生理解講課內容、直觀形象地表現邏輯關系,是不能夠被取代的。而且,老師板書好,也會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寫好字。
電子設備多,書法課被擠占
“寫一手好字”曾是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基本要求。但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應用,人們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年輕人特別是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逐漸下降。
有位家長告訴記者,正上二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玩一會兒iPad里的游戲,有時候,還需要上班級博客查看老師布置的作業。如此一來,每天跟電子產品打交道的時間比較多,認認真真寫字的時間卻很少,所以,兒子的字寫得很難看。
與學生一樣,老師們寫字的機會也不多。廣渠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穆秀穎介紹,和老教師相比,年輕教師的字明顯差一些,從板書上就能看出來。“這是因為年輕教師總離不開電腦,寫什么東西都得用電腦打出來,不注重練字。即便是上課,也常使用多媒體設備,忽略了板書。”
記者從多所中小學了解到,雖然很多學校開設了書法課,但其效果不容樂觀,教學質量亟須提升。一位小學校長透露,現在各學校對書法課的重視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成立了書法學科教研室、由專任教師授課,有的書法教師由語文老師兼任,還有的則派一些快退休或者身體不好的老師去教課。此外,個別學校還有將書法課挪作它用的現象,比如在書法課的時間上語文課等等。
孩子在學校沒練好字,家長們只好讓他們把工夫放在校外。目前,各區縣少年宮、地區少年之家等報書法班的學生都不少。北新橋少年之家主任劉力軍表示,受場地所限,他只能招一個書法班、約60名學生,不能完全滿足地區學生的報名需求。
中小學將設書法教室
未來三年,本市中小學將陸續建成書法專用教室。市教委近期下發通知,從今年起,本市將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廣書法教育,小學三至六年級將每周設立一節書法課。
市教委要求,各區縣應將書法教育師資培訓納入計劃,確保學校書法教育師資配備,確保書法教育課程有人教學、教學質量有保障、教學課時不擠占。各區縣、學校要因地制宜,力爭在三年內配齊相應的書法專用教室及設備。
目前,廣渠門中學已在初中開設了書法校本選修課,并將其列為必選內容。北京小學等學校也為學生開辟了相應的練字時間。